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03/30/06

《完全用Linux工作》后续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中科院自动化所自由软件协会第18次活动,请到了王垠,来讲“完全用Linux工作”之后的事情。当然,如果是追星的话大概要失望了,因为主持人声明只讲技术,其他问题拒绝。

如果王垠的文章可以打5分的话,他演讲大概只能打2分。作为自由软件界名人,这样的成绩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有R. Stallman那样的演讲牛人做榜样的情况下。

王垠讲到他的硬盘毁掉了,看起来损失比较大,他又重装的系统,从原来的Debian换成了新近流行的Ubuntu。并且他认为幸亏他把许多东西都写下来贴在网上,才能在重装时再次方便地找到自己的设置。另外,他还认为共享知识非常重要,他说他折腾许多东西, 而有些人看了他的介绍之后就专门折腾其中一件,很快成了比他还厉害的专家,比如他说这次他就找到了许多他都不会的FVWM设置。

现在的王垠似乎有点失去“折腾”的劲头了,他调侃了这个词,说调整学习一个软件的时间应该小于学习它的时间。他还希望能有一个发行达到拿来可用的水平而不必设置太多。

他自称遇到的问题有Emacs不能输入,折腾不好,过几天又能输入了;还有系统剪切板让他头疼 - 这里要夸一下Xfce4,自己带一个剪切板监视软件,可以保存5个剪切的历史记录,点一个记录,即可进行粘贴。

然后王垠又讲了程序设置的问题,从Key-value这样的简单配置文件,到脚本形式的,到最后像Emacs这样配置和扩展都是Lisp的。

不过今天王垠出场,场面实在是火爆,场地也换到了自动化所的大会议室,估计有200人吧。我去得晚,只好呆在后面,所以也没看清他的演示文稿(提示,如果场地大或光线太亮或投影仪亮度不够,应该保证所有文字都大于40点,同时使用深色背景加白色文字的方式,白背景黑字尚可,千万不要用白背景加其他颜色字的方案)。

03/30/06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9/06

打开X的DRI真的很爽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今天在BBS上跳万年的大水坑 - Linux vs. Windows,主要目标方向是易用性。有人说C300的CPU上装Win98也很流畅,问X能行吗?我心下不禁有些虚,因为在我现在用的Duron1200上我也感觉并不流畅,在另一台Piii 866上面也比同机的Win2k要涩一些。

这里说“涩”,我只想到这么个词,就是略微的迟滞,不是那么地流畅的快速,可以感觉得到那种。有大侠说,如果打开DRI的话,不会差。

这个技术我以前并不知道,只记得在xorg.conf里面有这么个模块一向是Load的。然后好奇心驱动Google,Google找到了答案:这是一种让X及其应用程序安全使用显示设备的一种方法,全称Direct Rendering Infrastructure,有一些3D加速驱动是按照 DRI 标准写成的,包括 ATI,Matrox,3DFX 和 Intel。其他的暂时不需要了。

现在这台机器用的Matrox G200的显卡,没风扇,就图个安静,但终归是支持的。Debian的官方内核我一向很有信心,模块应该都有。

DRI WIKI上的方法进行,查AGP,输出:

Linux agpgart interface v0.101 (c) Dave Jones
agpgart: Detected VIA Twister-K/KT133x/KM133 chipset
agpgart: AGP aperture is 64M @ 0xe0000000
agpgart: Found an AGP 2.0 compliant device at 0000:00:00.0.
agpgart: Putting AGP V2 device at 0000:00:00.0 into 1x mode
agpgart: Putting AGP V2 device at 0000:01:00.0 into 1x mode

查DRM模块,没输出。这就有问题,没加drm模块,inmod加上,又写入了/etc/modules.

在xorg.conf里面保证调dri和glx两个模块。

重启X,检测glxinfo,看前面有

direct rendering: No

表示仍未成功。继续读,检查到xorg.log里面的Static buffer一项,发现是超出显存上限了。这块卡只有8MB显存,24位1024×768有点超了,改成16位色显示,再启动,glxinfo显示:

direct rendering: Yes

开几个窗口,明显感觉到拖动/弹入弹出的操作流畅了许多,切换起来的感觉比往常要好许多,和笔记本上的XP没什么两样了。一个字,爽! :D

还有一点,在Google时有个bug报告上说,2.6.15及其以前内核上,如果上不了DRI,有可能需要在xorg.conf的Device项内,加一个选项:

Option “OldDmaInit” “True”

我是在最开始就加了,现在也懒得再试了 :P 其实这块卡早已经是超级古老,还是二手市场上淘来的,运行glxgears,只有250FPS,不过确实在窗口操作上有很大提升,这个感觉很实在,强烈建议打开这个功能。nVidia的卡似乎要装它自己的驱动才行。

03/29/06 00:55:1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8/06

大站的流量分布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别地儿看来的,不知是否新推出的功能,Alexa对网站的流量按子站进行了分类,结果很有趣,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上Google主要是查东西,但上Yahoo和MSN的最主要目的是看信--所以它们两家都不提供免费的POP。国内大站分布相对平均。这个数据在Alexa页面上靠下的地方。

google
google.com - 75%
images.google.com - 9%
mail.google.com - 7%
groups.google.com - 2%

yahoo
mail.yahoo.com - 53%
search.yahoo.com - 9%
news.yahoo.com - 3%
login.yahoo.com - 3%

msn
hotmail.msn.com - 73%
search.msn.com - 8%
spaces.msn.com - 5%
msn.com - 3%

163.com
photo.163.com - 17%
mail.163.com - 14%
reg.163.com - 8%
news.163.com - 7%

sohu.com
news.sohu.com - 16%
yule.sohu.com - 13%
women.sohu.com - 8%
business.sohu.com - 7%

sina.com.cn
sports.sina.com.cn - 14%
news.sina.com.cn - 13%
book.sina.com.cn - 8%
ent.sina.com.cn - 7%

03/28/06 15:02:0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6/06

Vim作者进入Google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著名的编辑器Vim的作者,Bram Moolenaar,已经宣布他将进入Google工作,工作地点在苏黎世。随着这位牛人的加盟,这个地方越来越像是个大本营了。

已经在Google工作的著名人物有:

Vint Cerf,互联网之父
Ben Goodger,Mozilla Firefox开发者领袖
Guido van Rossum,Python编程语言作者
Sean Egan,Gaim开发者领袖
Darin Fisher,Mozilla项目主力开发者
Rob Pike,Plan 9 OS主力开发者
Greg Stein,Apache项目主要开发者
Udi Manber,Amazon的A9搜索主力
李开复,微软副总裁
Adam Bosworth,微软资深人士

03/26/06 10:38:2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4/06

Firefox会造成分手吗?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Google Operating System的Blog看来的,说是某位女士偶然在自己电脑上的Firefox里面看到一些她从未访问过的地址的记录,而这些全是成年人约会的站点。使用她电脑的除了她就只有她5年的男朋友,所以最终结果是他们分手了。

这位女士看来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她跑到Mozilla的Bug站点上报了Bug,认为这是Firefox的Bug。具体描述是说在WindowsXP上面,用第二个账号登录时可以看到前一个账号存下来的东西,她的例子是看到了存下来的密码,位置是在 工具 -- 选项 -- 隐私 -- 密码 -- 查看已保存密码 。

大家不必再试,这是个误报。WindowsXP的用户管理也是相当强的,并不至于在这一点上搞错。而Firefox记录这些信息的目录称为Profile的,也是按用户分的,新用户登录后启动Firefox时它会自己弹出Profile管理器让你新生成一个Profile;而同一个账号启动Firefox时如果加 -p 选项它是会列出所有的Profile的。所以这位女士的问题只能出现在这个情况下:她男朋友在她的账号下启动Firefox并浏览了那些网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 做人要厚道;2. Firefox的工具菜单下面有个 Ctrl+Shift+Del 的组合快捷键;3. 卸载软件时要把它的个性化数据也删掉;4. 用点更邪门的软件,尤其是在GF/LP会用Firefox、甚至还会报告Bug的情况下 :mrgreen:

03/24/06 11:01:1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3/06

Google ID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里有个照片服务网站,Zooomr,直接点它的“登录”,可以看到,它现在支持5种登录方法,其中有一种是Google。在Google认证方法中,输入自己的Google账号,也就是Gmail账号,它会生成一个“临时密码”,这个密码可以发到Gmail信箱或是Gtalk上面,或者两个都发,这只有自己可以取得。再输入这个临时密码,就算是认证成功,可以进入Zooomr了。

之所以看到这个,是因为BBS上有网友指出Gtalk的官方客户端并不加密,它只是在登录阶段采用HTTPS的安全连接,保证这里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不会被别人看到,认证结束之后就走普通路了。

我看过点XMPP的协议,它的要求是必须实现TLS,也就是传输层安全协议,它在TCP之上实现安全的连接,而之后XMPP的通信就全部走这条路,是相当地安全。

在Google到这篇文章之后,我认为那位网友的说法应该是正确的(修正一下刚刚的回复吧)。在这里,Gtalk用的是Token令牌的认证方法,认可之后发给你一个令牌,凭这个牌子就可以使用Gtalk的服务了,用客户端也行,在Gmail里也可。Zooomr的Temp Pass就相当是发来的令牌,它只会发到用户自己可以看到的地方。Zooomr不知道你的密码,也得不到这个临时密码,这个工作应该是需要Google配合实现的。

这种服务一直以来是互联网的理想之一,微软有Passport,我记得Adobe在某个地方用了这种服务;Sun的自由联盟(Liberty Alliance Project),没见到应用。还有OpenID。现在加上Google。其实Drupal社区也实现了一个类似的东西,可以在自己的Drupal网站上接受统一的Drupal ID认证。

当然,普通的Jabber客户端都不认得token认证方法,它们会再发请求,然后Gtalk服务器会告诉它们Plain的机制,全部走安全的TLS。

对这些东西,我实际上半懂不懂,有说错的地方,请随时指出

[update]同一位网友确认官方Win版客户端在认证之后不加密。其他客户端全程加密。https连接下的Gmail界面内的聊天是加密的。

03/23/06 00:08:3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1/06

文泉驿自由字体很不错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wqy-screenshot

今天文泉驿字体项目发布了文泉驿点阵宋体v0.7下载,解压,设好目录,在fonts.conf中也设定它为第一中文字体。

重启X,在Firefox和Xfce4界面中将可以设置的地方均设为该字体,效果很不错。尤其是在10点11点大小时,中英文字体感觉非常棒,但再大些字号似乎有点走样;没有其他设置的情况下,似乎字体的间距及行距有点小,一篇文章中字体显得往一块湊。其他方面非常不错,今后做为缺省字体了。

统计页面上说目前共有CJK字型20902个,含9,10, 11, 12, 14点阵的正常体及粗体字型,字数是足够多了。强烈推荐使用。

03/21/06 00:28:1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20/06

OpenOffice.org 2.0.2界面字体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Debian Unstable,装上OpenOffice.org 2.0.2之后,发现界面上中文同英文全部纠缠在一起,在邮件列表上有朋友推荐了多种方法,均未解决。今天突然想起字体配置,里面有一段抄来的强制把Bitstream字体同宋体配合使用的设计,原来就是这一段造成OOo计算字体几何数据出了问题。有可能把中文字当成一个英文来算宽度,就导致菜单后的快捷字母压到了前面的中文身上。

OOo

其他可能的原因有,安装了OOo-gnome,卸之有可能解决;有人说把界面字体的Anti-alias关掉即可;或者删除个人目录下的.openoffice.org2目录。

03/20/06 23:24:5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8/06

Vim技巧一例(有关表格)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问题:

: 不知能否完成这个操作:
:
: 1-10行长短不一,11-20行也是,现在想把11-20行整体搬移到1-10行
: 的后面,行与行对应。1-10行最长有20字符,11-20行就从第30字符处开始

Dieken@newsmth答复:

:set ve=all 设置所有模式下都能VirtualEdit,这样,光标就能走到没字的地方。
11gg
^q9j$ 把11至20行全部选中,C-q似乎在打开MS兼容时才有用,一般是C-v。
d 剪切
1gg30| 跳到第一行第三十列
p
:set ve="" 恢复默认值。

不得不说,太厉害了 - 包括D网友和Vim。

其实本意是要构造表格的,这样粘贴后中间空白的地方是用空格填充的,如果能用Tab来分隔那就更好,转成表格时比较简单些。不知道直接是否有办法,但现在前一列与后一列之间有许多空格,起码有10个,这个条件就很强,可以用替换达到目的:

:%s/\s\{10,}/\t/g 全面替换空格(最少10个才算)为Tab制表符。

又,D网友还推荐学习VimTips,这个可以下载来看全文,也有RSS可以用,随时看到新的。

03/18/06 21:05:1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6/06

Gnome 2.14发布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虽然Linus大哥推荐了KDE,我还是坚守在Gnome阵营中,以前Gnome速度慢,就换了GnomeLite的XFce4,今天Gnome 2.14发布,消息中说速度大有提升,简直又有回归Gnome的冲动,只是不知Debian Sid中什么时候能出现了。

其实从2.10起,Gnome的速度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又其实Xfce4基本也是Gtk派的,所以这种性能上的提升也一样会让Xfce4运行得更快:D

Gnome 2.14新的用户特性如下:
  • 速度提升,Gterm显示同样文字将只用Xterm 1/4的时间,而Xterm是最简单直接的一个Term了;
  • 丰富的搜索功能,集成在文件管理器Nautilus中;
  • 更好更多的帮助文件,估计还没有中文;
  • Ekiga,音视频通讯软件,可在ekiga.net注册账号,支持SIP协议;
  • 窗口管理改进,支持远程运行,支持边框吸引;
  • 新的桌面工具条,可打开常用软件,常用设置,以及进行网络搜索;
  • 改进GDM;
  • 快速的用户切换;
  • 日历共享,Evolution支持CalDAV;
  • 改进Epiphany的书签管理(估计用这个浏览器的人不多);
  • Gedit改进,可直接编辑网络文件,支持Python插件;
  • 改进图像浏览器;
  • 集成屏保;
  • 最新的多媒体框架GStreamer;
  • 配置更容易。


03/16/06 11:12:5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2/06

WinXP不为用户考虑一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由于渐渐用惯了左手鼠标,所在在摸到一个新的XP的时候,就直接把它也设成了左手。本以为一向以“易用性”为标榜的Windows在这个小功能上应该不会有任何麻烦,没想到在第一次重启后就死活点不进系统了。表现就是点登录界面上的用户图标没反应。

亏得我想到点右键,没想一下子进去了,这才明白,原来在新启动的这个界面上,鼠标还是右手的。这实在太不为用户着想了,鼠标加鼠标垫都已经到了左边,还要记着在开机时是右手鼠标,岂不是很麻烦。有人推荐把鼠标线换换,当它是直流电呢?还有人说找找注册表,没心思了。以前用Win2k,也没有用户头像,直接就是C-A-D组合键,输入密码进系统,反倒方便。XP似乎是要两次组合键才出普通的登录窗口。

这里确实有个问题,即单个用户的设置是否应该反映到全局上,即使这个用户是管理员。微软的理解看来是否定的,就是你把鼠标移到左边也不行,再来个人还是要按右手点的。但Linux下面我用GDM的登录管理,就没有这个问题,你猜它怎么解决的?在GDM的界面上,那些可点的地方是不分左键还是右键的,包括界面上的功能和出来的窗口中的按钮,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此时的鼠标等同于苹果公司的设计,只有一个按钮 :P

看来在IQ上,开源界还是要胜于大公司一点点的~~~

03/12/06 00:03:4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1/06

Google Pages也能玩Wiki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Wiki现在大家应该比较熟了,Wikipedia都被@封@了么。

Google的个人主页也推出了,想来大家都玩过了吧。这个东西有100MB的空间,虽然没有服务器端脚本和数据库支持,但毕竟可以支持CSS和Javascript,所以呢,我今天突然想到了TiddlyWiki,这个纯粹Javascript在本地实现的、单文件的、非常华丽的个人Wiki,足以给Google Pages增添一点色彩了。

Google Pages的特性可以参考这个测试上的说明。

搞了个Tiddlywiki,在本地粗略写了一下,上传至Gpages,测试,完全没有问题,效果在这里

只靠Javascript在服务器上是写不了文件的,所以不能修改,也不能保存,实际上有违Wiki的本意,但做为一个方便的个人主页使用,倒也是足够了:lol:

Google Pages的缺省页面叫home,所以就不能上传名字为“home”的文件,再上传其他文件都不能做为缺省主页,这一点比较不爽。并且这个home页不能删除,只能在Google那里修改,这样也就不能加入Javascript,实现不了重定向。

TiddlyWiki的语法还需要再看看,希望这个Pages不要被封吧 :P

强烈推荐TiddlyWiki中文化页面,有语法介绍,使用方法,参考资料等等。

IE效果很差,请换用Mozilla系列浏览器,这一页左边偏上的地方有个链接 :P

03/11/06 00:18: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0/06

2005 Linuxquestion.org 用户选择奖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出处:Linuxquestion.org论坛投票

发行版:
ubuntu 19.49%
slackware 19.05%
suse 13.18%
debian 10.58%
fedora 9.38%
[阅读全文]

03/10/06 11:24:2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文档中的隐藏信息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以前说不要到处发Word或是PPT文档是出于反盗版的伟大目标,这样等于要人家也装个MS Office。如果不是同步奉上人民币4000元,人家岂不要自掏腰包或是去用盗版?我国已经开始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了!

现在其实还有第2个原因,就是这些文件记录信息太多,容易暴露目标。上一篇中已经看到Google不小心放出来的PPT中幻灯片下面的备注没有删除,最后引起GDrive的猜测,还要向证监会做说明;其实在这以前,2003年6月,有人发现英国首相府发表的一个有关伊拉克武器的Doc文件是抄了一位美国人的研究成果,然后美国国务卿却又拿这个英国报告做为证据说明打伊拉克的必要性,这事似乎搞到最后有人自杀;而在2004年3月,SCO的一份Doc文件显示它修改了多次,其中把要告的使用Linux的公司对象从美洲银行改成了后来的戴克公司。

现在看来问题可能会出在:
  • 批阅修订功能,菜单--插入--批注,Doc或PPT都有的功能
  • PPT的备注,就是幻灯片的下面
  • 文档属性,文件--属性,里面可能会记录一些东西
  • 文档的版本,文件--版本,这可以保存多个版本,并可以在退出时自动保存版本如果有工具,在Doc文档里可以查到谁编辑了这个文件,以及它是从哪个文件另存的等等

其他的可能还有一些不是普通用户可以掌握的东西。米国的NSA还指出有时可能会有直接用其他文档元素盖上某一块文字、图表或图片,这样在打印时就不会显示出来,但这对于电子格式完全无效。还有Excel表格,有可能设置了单元格隐藏,然后给忘掉了,或者把行拉得太小以至于看不到等等。这些都是散发电子文档时的陷阱。

在这方面,PDF可能确实是要好一些的,它是打印格式,似乎不会存储打印可看到以外的信息(可能不准确?);最好的似乎是纯文本,检查起来一目了然;次一些的还有HTML,它虽然也是纯文本,但可以隐藏一些东西不在页面上显示,比如用颜色或是CSS都可以,另外,链接或Meta段也可能会暴露一些信息。

其实版本或是审阅批注功能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前者可以追踪工作进程,后者可以多人合作,开源的OpenOffice.org也一样提供这些功能。但它确实不适合在正式的场合做发布使用,除非能确保进行了详尽的检查。微软也发布了这样的工具,可以永久删除Doc/PPT/Excel文档中的修改过程以及备注等内容,不过只对Office XP和2003有效。

03/10/06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9/06

作为网络延伸的电脑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前几天Google搞了一个分析日,畅谈了今后的美好前景,给出了1000亿的公司,95亿收入的vision(这个后来声明不是正式的),第2天股价就往上走了。这件事说明,上市也未必都是什么好事。股票就是投机用的,他们看中的是未来,看中的是800%的增长率,如果只有80%的增长,他们就要骂人,如果只有个位数的增长率,那他们就不玩了。中国股市连总理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微微一笑,飘然离去,其中深义,股民想必比我清楚地多了。

当然,这次投资商分析会上最重大的消息仍然是里面透露出Google有推出GDrive的计划(或者叫LightHouse?),就是要全面存储用户数据,从电子邮件、数字照片、浏览历史、书签等等,并可以从任何地方,用任何设备进行访问。其他的内容,可以看未完成的介绍,也可以下载PDF

这个PPT(下不到最原始的,这里下载的也没有备注了)里面的备注说明(这个Blog上有人贴了其中的备注文字,很有趣。Hide过了),Google认为这样可以降低客户机的重要性,增强对微软的战略优势,同时对用户也极具价值。

微软已经被许多分析家认为是Google的最强有力的对手,这个暂且不谈。但尽可能把活动移动到网上,从而降低对客户机的依赖,确实对用户是个好事。这次硬盘出坏道丢失文件再次加强了我的这一感觉。实际上在重装Debian的过程中,也完全离不开网络了。

首先Debian是个网络发行版,虽然它有DVD或14张CD可用,但要想用最新的软件,就只有连上网才行。而装机用的启动盘,我手上最新的居然也是04年的,不支持160G的大硬盘,只好又去下了新的网络安装盘(BT在这里真是个好技术);装上基本系统,装基本的软件,然后就面临各种配置文件的问题,我把它们都放在Gmail里了,连上网,一个个拷贝回来;当然也发生了备份时考虑不周,interfaces文件没备,自己做的Java Deb包太大没办法备,也只好再挂上破硬盘来拷贝,可惜,坏道是会蔓延的,Java那个包已经拷贝不出了。

我听说有牛人拿专门的邮箱装一些常用小软件,像zip,ftp,以便采用四海一家的解决方案时下载使用。

除去这些,个人的一些重要数据也要保存。我的本科论文,当年刻光盘还不太流行,就装在4张3寸盘上,大概3年后我再看时,已经有2张读不出来,基本算是毁了,只好留个打印版吧。光盘也同样不可靠,Dvorak曾经多次说过这个问题,厂商宣称的50年100年基本是胡扯,我98年刻的10几块一张的盘2年前就读不了了。

看上去也就硬盘可靠些,可它还会坏,坏了还不好修,个人又难以用上很专业的存储系统,所以这件事大的公司来做实在是比较合适的,而现在的网络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这个能力。

还有如果在不同的地点工作,而又需要另外地点的文件的话,现在可以拿移动硬盘或是装个远程访问来解决;但是移动硬盘可能会漏拷了某个文件、远程访问也不是太容易搞(要求独立IP的就更难了),现在看来网络存储也许是更好的方法。

当然个人隐私是这里最值得考虑的问题,Google一直反抗美国DOJ的要求,把个个数据移出中国,也不完全出于理想主义,出于生意上的考虑可能更强悍些吧。其他一些随便就合作的公司,或者技术手段不完备,随便让人吃上米粉的IM,在这个应用上也自然就不值得考虑了。

最重要的材料还是不能上网(其实它们根本不应该被记录,更不用说被电子记录了),但一般的东西,包括小软件,机器配置文件或备注,一些普通文件,我肯定会乐意把它们放到网上去,把本地存储只当成一个“临时的Cache”(Google说的)。这样,重要的东西就变成了网络,全世界的电脑都可以是自己的电脑,电脑就成了网络的延伸,而不是相反

据说也有一个Firefox的在线存储计划,如果能把扩展和配置存到网上就太好了。

当然啦,这个故事其实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公开信息时,除了不能用DOC格式,也不能用PPT格式,如果你没有认真检查的话,它们都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保存一些额外的信息。现在Google页面上可以下载的已经是PDF了。

03/09/06 11:11:0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7/06

2003年的Win2k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家里机器硬盘出坏道,昨晚fsck一次清理掉了许多文件,其中包括GDM和整个/var/lib目录,这才发现原来这个目录也很重要,里面存有许多Deb-ian 的apt/dpkg系统运行时的数据,包括装软件包的状态等。最后的结果是虽然机器还能用,包括X程序,但apt不工作了。Google了一下,发现属于基本没救的情况,于是下定决心去买块新硬盘。

win2k-200310
在装新系统之前,把Win2k再启动一次看一眼,这才发现这个系统真的很老了。上面装的Firefox 的前身 -- Firebird 居然还是0.7,核心是20031007;Thunderbird是0.4版,核心20031205;Xnview是1.61,是2003年5月份的;还有Crimson Editor 3.51。

也就是在2003年的年底,我开始折腾RH8,并初有小成,包括可以配出合适的字体;后来换成Deb-ian;总之也就是从那时起就很少启动这个Win2k,去年整一年应该一次也没启动过。

在这超过2年的Linux家用经历中,我的主要活动是上网(刚开始搞过ASDL的PPPoe,后来搞定了猫的路由功能,就不再用了),敲字,几个俄罗斯方块类的小游戏,数码照片,打印(搞定了比较烂的3538喷墨打印机),当然也听歌和用Gaim聊天,主要是MSN,早期用过Gaim的QQ插件,后来又加上Gtalk。当然也经历过Debian升级时依赖关系出错的情况,但通常都能在几天之内解决。在此期间,也曾用OOo处理过简单的Word和Excel文件,没有大的问题。

这个Firebird还有输入中文标点后光标不能移动的老毛病,不过写Blog、上Flickr传照片,甚至登录Gmail都没有问题 :lol:

03/07/06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6/06

自已写链接下载SF软件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SF上有无数优秀软件和源代码,这是很先进的文化,如果我们不及时追踪,必将被帝国主义分子落得更远,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学习、追踪这种文化。

对于一些造谣扯淡的家伙,我还要是说:打倒!这只是一个构思,还没有付诸实践,如果吓我的话,等我真拿着棒子去了浙江也不迟啊。

事实表明,有些人还是一味推脱,不认识或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写什么123。我所想打倒的自然是造谣的那个,别人如果没有造谣,我怎么会去打倒呢?更有easthero发现的事实表明,有人比扯淡还是要更进一步的。

有句话要重申:trust is hard to earn, easy to lose, nearly impossible to take back. 如果有人要想重拾信任的话,不妨解释一下那条造谣消息的问题,不必再写123了。

扯远了,下面开始下载:

首先,我们知道,SF目前还提供https的连接方式,用这种链接,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从主页项目页下载文件列表,直到文件的下载页

在文件的下载页上,下载的链接已经没有s了,所以不能再继续,但我们可以从这一页上获知下载文件的名字。比如上面这个例子,软件名是WinMerge,下载文件名是:WinMerge-2.4.6-exe.7z。则我们知道下载链接是这样的:

http:// surfnet .dl.sourceforge.net/sourceforge/ winmerge / WinMerge-2.4.6-exe.7z

其中surfnet是SF的一个镜像,此类镜像有如下一些:easynews(美), keihanna(日), jaist(日), optusnet(澳), switch(瑞士), heanet(爱尔兰), superb(美), nchc(台), umn(美), internap(美), ovh(法), kent(英), mesh(德). 这些词均可用来替换上例中的surfnet(荷兰)。通常(美)的会快一些,日台的如果运气好也可以,不行就试欧系的。

然后直到winmerge之前,这一段是固定的。

winmerge是项目名称,在链接中全部写成小写。

最后一段是下载的文件名,从上面的页面中拷贝下来即可。

用这个方法,一般来讲应该可以下载到所需要的软件了。当然,如果SF能提供全面的s连接,那是更好不过,也许可以给他们写信说明一下?

更当然的,还是准备个代理吧。

03/06/06 10:41:1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4/06

Firefox下载突破 1.5 亿次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00前后,Mozilla Firefox的下载量正式突破了1.5亿次,这是这款著名的开源软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Firefox浏览器,更快速,更方便,更安全,用它上网,可以拥有更畅快的浏览体验。如果还没有用上它,请即刻至Mozilla Firefox网站下载安装使用。

[update]Spreadfirefox网站上有怎么在网页上添加这个下载计数器的方法,但Javascript的似乎能工作的不多。我这里用了它站上计数器的RSS,用PHP处理之后输出,然后用Javascript即可加入网页中。效果如上所示。

样式代码:
1 /* for firefox counter */
2 fc_title {color:; font:1.5em courier-new, courier, monospace; text-align:center; display:block}
3 fc_num {color:blue; font:24px courier-new, courier, monospace; text-align:center; display:block}

Javascript代码:
5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 http://gnc.cathayan.org/firefox_counter.php "></script>
6 <noscript>Firefox downloads count.</noscript>

03/04/06 15:39:3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2/06

Wikipedia英文条目数超过100万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北京时间今晨7:09,互联网上的百科全书Wikipedia(维基百科)中的英文条目数量超过了100万,这使维基百科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之一。第100万条是有关苏格兰乔丹希尔火车站的内容。

维基百科项目启动于2001年1月,目前已经有超过380万条目,包含125种语言,其中文内容也有数万条目。经常参与维基百科编辑工作的人员超过13000人。

所有维基百科条目均使用GNU自由文档协议(GFDL),任何人均可自由使用。它采用Wiki技术,使所有上网用户均可参与编辑。虽然这让许多人难以相信,但它的质量仍然出奇的好。著名科学杂志Nathure评论说它的条目质量不低于最著名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EB),而BBC也评论它是“所有有用信息源中最可靠的一个”。

目前我们访问这一信息源的途径并不畅通,但以下地址将就可以浏览一下:

中文: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英文: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en/wiki/

03/02/06 08:58:3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Gmail里的搜索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Gmail的主页面上说:Search, don't sort. 但在搜索中文时,我已经有数次看着一封邮件却就是搜不到它;而与此同时,英文搜索倒没有失望过。今天正巧看到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不妨说说我的经验。

1. 如果搜中文没有结果,不妨试一下把所有字都用空格隔开再来搜。这样通常有结果,但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
2. 如果要查的关键字里有明显的词汇,比如电脑、域名、教材这样的,让它们连在一块,不要再用空格分隔,而把它们同其他字词仍旧用空格分开。
3. 试一下词的其他组合。
4. 如果想到信中可能有的英文词,就搜这个英文词,英文通常是准确的。

Google在网页搜索中对中文据说是不分词的,我也确实见过按字分出来的结果(如果不对请指正),但它依靠其他技术,比如Pagerank总是能得到不错的结果。而在邮件搜索时,它没有Pagerank的帮助,只能字词匹配,这时想来词的作用是重要的。但我们不知道Google所用的词库,只能依常理自己来分词。

本来像“域名”,是一个词,连在一起搜到了结果,那么“域 名”分开之后就没有结果吗?感觉上不应该,可在我信箱里就是如此。只能推测说索引还有改进的空间了。

03/02/06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