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04/13/20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上个月的观察,缩略图下文件名即日期。

null

04/13/20 16:12:3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5/23/17

哥利亚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LALEH - Goliat (Lyric video with fans)
20170523-goliat.png


我们以前说什么
当我们
伸出我们的胳膊
我们以前说什么
当我们俩
从这座山上眺望
我们那时尖叫
当梦境把我们带出城市

一天
我们会从这里
我们说
我们会接管
我们会接管世界
我们会变得强大
我们会变得有力
我们会让地球全改变
是的,我们应该
把水变干净
并且我们永远也不应该
互相伤害更多
我们还应该战斗
是的,我们去和哥利亚战斗

相信我
因为我知道你最勇敢

我们以前说什么
当我们永远不忘记某些事
我们看到了什么
在湖面升起的太阳中
我们又叫些什么
在我们穿过足球场回家的路上

一天
我们会从这里
我们会接管
我们会接管世界
我们会变得强大
我们会变得有力
我们会让地球全改变
是的,我们应该
把水变干净
并且我们永远也不应该
互相伤害更多
我们还应该战斗
是的,我们去和哥利亚战斗

相信我
因为我知道你最勇敢

我们应该接管
我们应该接管世界

我们会变得强大
我们会变得有力

我们会让地球全改变
是的,我们应该
把水变干净

我们永远也不应该
互相伤害更多

我们应该战斗
我们去和哥利亚战斗

相信我
因为我知道你最勇敢

你可以

我们应该战斗
是的,我们去和哥利亚战斗

05/23/17 16:14:2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5/13/15

光学大师维米尔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刚看了一个片子,叫做 Tim's Vermeer。一个叫Tim Jenison的美国企业家工程师极客,用技术手段复制了一幅荷兰大画家维米尔的著名画作,《音乐教室》,以此来证明维米尔大师在作画时很有可能用了很多技术手段,而并非他自己就具有特别的艺术直觉和绘画技巧。

这个技术手段不是复印机,而只是镜子和透镜。只凭借这样的简单工具,一个毫无绘画经验的人,如该片的Tim,也能画出形如大师的油画作品。

其实好几年前就看到过这类说法,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多位大师都有可能用了透镜之类的辅助工具,但当时只是一个描述,一直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做的,当时又没有显影技术,也不太可能把图像投影到画布上来描——这个也不一定吧,或者他们只是用镜子来看,但那又和写生有什么区别呢。

此片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关键道具是一个45度放的小镜子,而真的要画的内容投影到画家前面的一个板子上,或者如此片所示为了增强亮度投影到一个凹面镜上。这个小镜子里就可以显示出画面。同时,画家在下面的画板上作画,画板上没有任何底稿,也根本不需要。画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对准小镜子里的图像和自己的画笔,让画的东西和镜子里的东西完全重合,不光样子,还有色调。在这里,反倒是画家的笔法,技术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用,因为他做的只是在画色块,或大或小,或方或圆。如果小镜子里的图像和画板上的内容完全一致,那么画家眼睛中的镜子的边界就会完全消失(用的是无边的小镜子)。

Tim 的光学设备。右侧小圆镜就是反射图像的,用来成像的透镜在左侧;中间那根杆子头上就是用来比对用的45度倾斜的小镜子,这个是方的。下面桌子上是画板。图中Tim正在讲那个海马图样的弧度。
timsvermer

这个方法最好的一点是,它可以完全地复制真实的光影,巨细无靡,任何变化都可以完美地重现,而不需要你有任何的绘画技巧。需要的只是把画板上相应位置的颜色描的和镜子中完全一样即可。

这个方法的副作用是,画家很可能连这种光学成像的缺陷也一块画进去,从而被人抓住。比如维米尔就被抓住了这些问题:几乎所有的画作都是一个尺寸——同一套光学设备;画作竟然有大光圈小景深的效果,太近的东西竟然是模糊的——透镜成像焦点就在一个平面上;蓝色的衣服边上竟然有一条浅蓝色的阴影——劣质透镜成像的毛病;X光透视发现画作下面完全没有任何底稿——你用投影来画时确实不需要这个工作了。在此片中,Tim还发现了一个很难搞的问题,就是成像后原来直的线条变成了弧线,这违反直觉啊。他就赶快去看维米尔的画,果然发现,维米尔还是把它画成了直线,但是直线框中间的海马纹样却仍旧是弧形,这可以说也是一个证据。

这样对付文艺复兴大师,实在是让人不爽,比如英国这位就表示不服:“不管用不用光学设备,维米尔看世界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深具洞察的!” 其实我也是一方面很为此片叹服,但另一方面看看维米尔的原作,哪怕是电子版呢,我也觉得这些350年的力作已经有了生命,不可以纯工匠的眼光来看。

但另一方面,这片子似乎又已经击碎了这世界上的又一个秘密,拉下了又一位神。非常有可能,那些近于完美的画作就是用这种纯工匠的方法画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神秘的艺术天才。当然了,还有大量的画作是艺术的创造,是画家自己的工艺。但对我来说,绘画里面最神奇的就是维米尔,卡拉瓦乔几位。其他的很多,似乎还可以想像他们的工作状态,或者是精神病或者是近视眼的状态。

荷兰人还拍过一个片子,专门讲荷兰绘画中的光与影的,主题是把画作里的光影同荷兰当地的自然光影进行比对,让大家直接看到大自然的神奇,以此来体会画作。西北欧洲那个地方,光线确实变化多端,气象万千,云层低,变化快,纬度又高,本身光的样子就和中纬度地区很不一样。或许当地人因为这些因素已经变得眼睛感光细胞更强大,比其他地方的人对光线更敏感也说不好。

该片的Tim,也是个发明家,搞了很多电视制作包括3D制作的软件和硬件,所以才有钱有闲,人又靠有趣,才有这些玩法,比一般土豪强大太多了。他光是这个工作,搞了接近6年时间,光是最后用自己的方法来画那个音乐教室,就画了4个月之久。想来维米尔的产量也高不了太多。总而言之,还是有钱才玩得爽啊。

维米尔原作
音乐教室

05/13/15 16:45:0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5/21/13

替换Flickr使用的Yahoo账号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早前Yahoo收购Flickr之后,就要求用Yahoo账号来登录,记得是必须绑定。当初用了yahoo.com.cn的邮箱来绑定Flickr账号的,随着这个邮箱结束营业,如果还想用Flickr,就得赶快改用其他yahoo账号了。

方法是登录Flickr之后用这个链接:

www.flickr.com/account/transfer/

然后就比较简单了,这里甚至提供了再创建一个yahoo账号的链接。有了新账号之后很容易就完成了。

现在Flickr有1TB的容量,可惜还不能直接用。

05/21/13 16:28:0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6/13

咖啡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搬到上海之后去喝咖啡,喝了好几家店,又喝到两家公司,口味竟然出其地一致,我的直接感觉是很可能上海所有的烘焙咖啡豆都是一个供应商供货的,而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都完全地采用了一种豆子或配方,烤的程度也完全一致。

当然这东西喝得不多,感觉很浅,但那种木炭味太明显了,可能以前都是传说炭烧咖啡,于是他们就专门提供木炭味了,就是星巴克也不免俗。于是大家都只好去喝拿铁什么的了。

世界人均咖啡消费量据说是芬兰第一,瑞典第二。这第二国的超市里卖咖啡粉,都要标明三个指标:rostning/fyllighet/syrlighet,大体就是烤度/醇度/酸度,有的画3个饼图在上面,有的画三行每行5个格子,达到哪一格就打上勾,大体看的出来烤到60%,酸度70%,醇度50%这样。这三个指标配合起来,最后的口味也会有很多种。

另外还分一个brygg/kock,就是冲泡过滤就行还是必须得煮。宜家的食品店就有bryggkaffe mellanrost卖,就是烤到中等的过滤咖啡粉。醇度似乎和咖啡因含量有关,或者其他,我试了一些不同的,基本确定还是比较接受中庸的。
左边有饼图,右边是宜家的

总之这种东西都是经验之谈,喝的多自然就知道,喝茶喝酒都是如此,尝的不够多怎么也不行。喝的最好的一个咖啡就是在瑞典马尔默,Barb同学发现的,据说是两个年青人潜心研究咖啡豆子及其烤制,终于小有所成才开的店,里面的马其亚朵实在是好喝,后来当地报纸还大版面进行了报道。瑞典人总是能专心研究一个东西,然后大大的行销,这个要服气。

03/16/13 14:47:02,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骑士团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学瑞典语时有一次作业是读新闻,碰到一条基本读不懂的,奇怪的词,奇怪的事,到现在还记得的就只有一个词orden,当时一直以为是ord这个词的确定形式,翻成英文就是the words,怪不得读不懂。现在再查,果不其然,它就是英文里的order。而这个order,竟然就是常说的骑士团里那个团字。

去查这个是因为看到瑞典一位王妃去世了,经历据说很传奇,于是去查维基,维基上说她是多个order的成员,从瑞典到挪威到丹麦到冰岛,甚至还有个约旦的。然后看了一下,终于发现这个order就是骑士团啊。也就是当年欧洲基督教组织的那些个有任务在身,在教士和骑士两种身份之间分不清,又不受世俗权力制约的骑士团,的直接传承。

当然后来这些宗教色彩就弱了,基本就是所在国的国王创建,差不多跟个亲兵,侍卫,御林军差不多的荣誉称号,但叫这个名字就显得高端大气国际化了。现在还有国王的那些个欧洲小国大体都有一堆这类称号,各有不同服务目标,有的还是专门发给外国政要的,满足一下他们的怀旧心理,以及在有仪式时可以有些勋章戴。所以,现在各位骑士多数是些八九十岁的老头子,还有老太太,护卫基督教圣地的任务就在他们肩上啊。

上面那条新闻说的其实是某个瑞典的骑士团举行了一个成立多少年的仪式,国王出席之类。

说到这位瑞典王妃,经查原来是英国人,平民,年轻时当过模特,二战期间老公在南非当兵,她跟跑到伦敦不知干什么的瑞典王子,现在瑞典国王他叔认识了,产生了真爱。但是当年这些王室都不认可平民,于是他们就没办法结婚,但是一直住在一起。后来瑞典这个现国王上台了,他自己就娶了个平民——好像也说是什么德国贵族的后代之类——于是他就发个命令,准许他叔叔结婚。于是这两位真爱从二战等到1976年,终于结了婚,受封公爵夫人,在世时行为端庄,深受爱戴云云。

03/16/13 14:22: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