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11/27/10

暴雪之中就要迎圣诞了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其实下这么猛的时候不是很多,今天有3回,每回20分钟吧

P1050773

猛起来是真猛,50米开外一面白茫茫,在小山坡上玩滑雪的小朋友们都快看不见了

P1050792

燕山雪花大如席

P1050797

据说这个周末开始就要圣诞倒计时了,还是商店开始装饰圣诞橱窗的时间,世界第一蜡烛消费国也要开始在窗台上点蜡烛,虽然现在看到的很多都是用电的假蜡烛了。

P1050814

11/27/10 20:12:4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Xfce4桌面菜单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Xfce4的桌面菜单中有一项“附件”,显示出来后面带着个中文的全角冒号,一直很郁闷,先是找Xfdesktop的翻译文件,里面还真有这个“附件:”,改了却不管用。然后一直找不着原因,今天突然想起来可能是freedesktop那边的事,几番搜索,找到/usr/share/desktop-directories, xfce-accessories.directory这个文件里自带这个菜单目录项的全部翻译,然后中文那里果然带着个冒号,不知是什么年月留下的问题,同样的还有韓文。这个改了之后马上就好了。

Xfce4.6的菜单实现又不支持freedesktop定义的一些特性,比如不能在菜单里引入其他现成的菜单,也就是/etc/xdg/menus下面那些文件,尤其是debian-menu。所以要想继续用Debian的菜单,只好在系统工具面板上多加一个菜单,然后把这个菜单指向debian-menu。

这个设计真是不咋的,比Debian的Menu设计差远了。

Xfce4锁定屏幕的快捷键是 Alt + Ctrl + Delete,刚开始把Delete想成了 Backspace,吓了一跳。

11/27/10 20:00:1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1/24/10

这回真下雪了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并且一下就是一天一夜,积雪不厚。因为前面几天下雨,所以雪下面就是一层冰,但这里的雪不如北京那么滑,人行道上铺的水泥砖和方石头可能对此有很大贡献。

P1050710

P1050722

P1050756

P1050728

P1050739

11/24/10 21:23:5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防火演习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上语言课,正磕巴着互相胡说呢,学校管事的大哥开门进来说,乌里乌啦,听不懂;然后大家才听见哔哔哔的声音,原来这就是多天前教导过的火警报警声音,火警演习了。于是大家都走楼梯下楼,外面正下着雪,冻了一阵子,老师挨个点名完毕,就回去了。然后管事过来说,那个声音确实太小了,会马上找管理员来修理。

然后老师又讲了一番火警时要做些什么,强调电脑书包都不要管,最多因为天冷拿上外套,马上出去,楼梯不行的话,走防火梯,不能坐电梯。这个都知道了。重要的是老师在这个灾难情况下要做什么,毕竟瑞典国不是天朝,并没有在教育里搞舍生取义,要老师为学生牺牲,既然没有接受过先进性教育,他们会怎么做呢?

关键是他们有明确的责任,首先肯定不能自己先跑,要指挥学生走出去,要带上点名册,到外面之后,集合点是早已经说过的,老师要点名确保当天出席的每人都在,如果缺人,不太危险的情况下老师要进去找(火警),很危险普通人无法靠近的情况下,消防队会想办法找那个人。所以在他们这种非常轻松的学校里,学生经常因为各种事缺课(生病了,带孩子了,外出旅游了等等),但每天老师上课第一件事就是点名,当然只是看一看,并没有一个个要喊到那种。点这个名就是为了出危险情况下知道谁在这里,在学校里学校和老师就要负一定的责任,倒不是为了缺几节课就不给毕业了。最后老师还特别强调,如果谁哪天后到,过了点名,一定要确保老师看到你进来,不能悄悄坐下,否则出事时就不知道你在这里了。

老师特别举例有一次她带课的学校真的冒了烟,大家都出去了,还有一位在走廊里晃着看风景,还拿手机拍照,她只好捂着鼻子冲进去把他叫出来。我不知道在这地方真要老师先跑会有什么法律问题,但看上去他们没有这个想法。这本来也是很简单的事,并没有要求谁主动牺牲自己换来别人,只不过是一点基本的并且可以负担的责任而已。

网上有一股潮流,任何事只要挂上个追求个性生命自由的牌子就能招来一堆粉丝,其实也已经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即便在一个新制度下也很难想像他们会做得很好。

11/24/10 20:25: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1/19/10

终于下雪了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个时候才下,简直不像北欧啊

P1050646

本地图书馆报刊阅览室里的中文架子

DSC03134

11/19/10 10:19:4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语言学问题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最近在上语言课,遇到了各路同学。除了没有瑞典同学,目前的同学已经涵盖欧亚非南北美外带大洋洲。在这里终于发现,英语总算不是绝对优势了,瑞典语也不是,最优势的其实是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和俄语,这主要是由学生分布决定的。

据说,很早以前,天朝人民说话也是有一堆辅音的,元音前面有一串,后面还可能会有一串,好多音串在一起说,都都鲁鲁,才能表达一个意思。后来,这种事情就没有了,主体就是一字一音,一声一韵。然后,至少是我吧,就分不清这些音中间的细小区别了,只听得到一个声音。包括汉语中的组合韵母,un,ang,iang这些,全部只听到一个音。但使用字母通过拼音来写字的人民不是这样,他们很认各个单独的音,发音时缺一个他们就听不懂,虽然他们各个系统之间差别很大,有的偏向让元音响亮,有的偏向让辅音响亮,这个东西很难说,对天朝人民很难。

好的一点是当连起来一个句子一起说的时候,很多音节或音素会被忽略或者因为连读而变得比较好说,这一点让俺非常欣慰。比如欧洲大陆系列里面有个R,发音怪异,就是咳痰时还要发声,但真用到词里句里,也没有这么明显,但你得有那么个意思。中越泰系人民表示这个音很难,日耳曼拉丁斯拉夫系人民表示很容易。但总归,在瑞典语里面,这个音在讲话说句子时基本消失了90%,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总算慢慢发现这个音有多无聊了。

所以说拼音文字表达声音也还是非常不准确的,这里面有时间变化引起发音变化,而没有继续订正文字的问题,也有本来字母音值引进时就不准确,不能表达本民族说话习惯的原因。瑞典语在拉丁字母之外搞了3个元音,ÅÄÖ,还有sj/sk一类莫名其妙的组合字母,经常要发点本音以外的音,偏偏还有方言变化,南部偏向于“喝”,北部偏向于“吃”,所以至今搞不清为什么h和sh/ch这两种音能成为方言中的变音,它是怎么从这个音滑向另一个音的呢?

人在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其实是不同的,这个有录音机的第一天应该就都发现过了。这个现象推广一下,竟然还有这样的现象:对于同一个音,同一个音源出来的音,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感觉,有人认为是r,有人认为是l,甚至还能偏到h向。比如法语读Royal这个词,在我听来明明就是霍牙儿,Paris就是“巴黑”,可人家听起来不是这样的,人家还是R的音,甚至有人认为音译为“巴黎”相当准确。天朝人民一向知道的日本人l/r不分的问题,在有欧系人士听了一曲滨奇步之后表示她分得很清楚。没有办法,大概就跟色盲一样,大家只是处在不同的音响空间内罢了。

所以语言问题真是很不容易,人们互相之间的理解是个大问题。天朝自古一统,或者说被统一的其他部落尚未留下任何可以或能够记录的东西,所以对这个问题没有感觉。中东人民自古文明遍地开花,各个小族也许只有几万人却也早早学会说话和写字,所以他们对这个问题有很深入的认识,也才能编出巴别塔这种神话故事。

英语也许是最接近于全球话的语言了,这一点倒也不需要再讨论。但在地球上很多地方,也早已经存在很多通用语,或者互通的语言,这个不看同学们打交道真没有切身的感受。比如早知道新疆部分人民可以直接听懂大半土耳其语,没想到两者中间的伊朗阿塞拜疆也可以,其中阿国通行土语,但伊朗同学竟然只是看过土耳其电视,现在来瑞典之后就能直接交流了。阿拉伯语不说了,从中东到西非通用,但伊朗人不说;然后就是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同学认为自己的母语是法语,另一种语言叫阿尔及利亚语,而它“根本不是一种语言”。当然还有俄语,前帝国曾经影响过的地方基本还能互相交流。

所以在英语借助英美两大帝国接近200年的优势地位占据国际交往垄断地位之前,阿族土族也早已经实现过这个目标,至少是在当时他们可达的范围之内,也是东到高山,西到大海,虽然面积不一定有960万平方公里,可也着实了得了。从这个现象也可以评价当年这两个帝国的发达程度,至少商业活跃,人员交流频繁,比现代前的欧洲要强很多。看看格兰那达摩尔茶室里曾经的幸福生活,阿尔罕布拉宫花园超出凡尔赛十八条街的园艺水平,就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被西班牙人打败,也可以明白土耳其帝国在近代危机重重同时又很接近西方的情况下,为什么一直要到凯末尔才做出一些变革——原因可以很大程度地在于,人家本来过的日子就很好,确实缺乏改变的动力,或者一时不知道朝哪个方向改,一如现在的欧洲,所有可能的方向都未必会更好。当然,天朝园艺水平还要再甩出摩尔人十八条街,虽然现在不干了——所以至今天朝也很难改变。好在天朝人民也已经看到了每家两辆车,冬天21度夏天18度,任何路上任何两盏路灯最大间距不超过20米并且都亮的更幸福的生活,所以还是有希望的,虽然人民日报告诉大家这不可能了。

11/19/10 10:08:2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1/18/10

这也是格兰那达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洋槐树,土砖房,一派陕西模样
IMG_5337

再来一片菜地
IMG_5668

核桃树,果子还是绿的,不过中间已经有个松鼠一类的小动物在吃了
IMG_5638

一串红
IMG_5678

鸡冠花
IMG_5646

印象里这也是鸡冠花
IMG_5694

路边墙上是牵牛花,河南农村似乎叫打碗花,说摘了这个花回家就会打碎饭碗,属于禁忌保护环境的典型
IMG_5693

美人蕉,还真是好长时间不见了
IMG_5600

指甲草
IMG_5585

李子一类的吧
IMG_5602

睡莲和锦链
IMG_5593

世界人民参观山西某大院
IMG_5346

11/18/10 23:16:4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石榴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好多天前去西班牙,留下一个很深的处处中国风的印象,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油条Churros,除了样子略有不同,他们是从管子中挤出来的不是手拉的,吃法不太一样,他们经典是配糖或者最恐怖的,配最肥厚的热巧克力来吃,相当考验消化能力;除去这个,还有盖房子的小瓦和飞檐。

还有就是石榴,另外还有好几种,现在不看照片都还能想起来,长南瓜,圆茄子,夹竹桃,美人蕉,核桃树,一串红,指甲草(凤仙花),睡莲,锦鲤,鸡冠花,甚至还见到了牵牛花。再仔细翻翻照片,似乎这些全是在阿尔罕布拉宫的花园里见到的。这些东西出现在一个花园里,虽然花园还比较大,变化很多,但还是不得不想到中国。当然,这些东西不一定哪里是原产。

IMG_5562

前些日子听说过石榴在西班牙就叫格兰那达,就是阿尔罕布拉宫所在城市的名字;近日瑞典超市里也出现了石榴,一看名字,还是格兰那达;再看介绍,原来格兰那达这个名字根据这种果子叫的,原来的城市名字并不是这样,是在摩尔人占领后重建时采用的名字,再原来则是当地犹太人居住区的名字。

据说石榴原产波斯,天朝在公元前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引进了,现在也有很多品种。小时候老家几乎家家院子里都种石榴树,又漂亮又实用。五月石榴红胜火,到八月仲秋时,晚上摆在桌子上的水果必有石榴,一般也就是自家产的。

但当年吃石榴的印象似乎一般,老家本地品种,还是皮太结实,籽里面的果核比较大比较硬,边吃还要边吐。现在在超市或者菜市场上买到的,皮好剥,种子小,吃起来完全不用吐籽,所以吃得比较爽。甚至还发现一个更厉害的现象,就是放了两星期,皮都干得只剩下2mm了,切开来里面的籽还是原样,照样透亮,水分仍然丰富,真是不容易。

IMG_7150

11/18/10 22:56:22,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1/06/10

桑托里尼岛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时间一长就懒得发了,为了保持点好奇心,还是发一发。桑托里尼岛是个火山,整体是个月牙的样子,对面也是一个小岛,所以围出一个近似圆形的内海。有人说这个围出来的地方就是一个大火山口,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岛上向着这个方向的一面确实是悬崖峭壁;另外在博物馆见到的地图上标明了岛上有3个火山,但都没有标在这个内湖里面。

IMG_3618

但总之这个岛有火山,3600年前大爆发过,传说规模非常大。但这个火山爆发没有引起克里特文明的衰落,因为在那之后这个文明还存在了200多年,时间对不上。但桑托里尼岛就因为这个传说而成名了。火山爆发后留下很多火山灰和火山石,著名的黑沙滩就是一堆火山灰,在那里还能捡到火山石。

这里是新码头,山脚下可以看到海,上面是百米多高的荒山。图中灯杆向左一点悬崖边上有一片白色,那就非拉镇,到处流传的蓝色白色的房子不少就是在那里拍的。

IMG_3371

来到这边白色房子的上头,就是这样的悬崖边。

IMG_3393

镇子中心的悬崖下面是老码头,有之字形的台阶可供上下,现在也有缆车,另外还有传统的驴队可以租乗,但我看其中骡子较多,真驴只见了一头。

IMG_3436

漂亮的房子就建在这样的山坡上,没开发的话就是这个样子。其实岛的另一边也就是向外的一边是缓坡,一直到海平面,条件按说比悬崖上要好很多,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愿意住在悬崖这一面。传统的民居就是在这一面。

IMG_3423

如果没有年年刷新漆,当地的房子是这样的

IMG_3455

说漂亮吧,这种人工特意搞出来的东西也挺漂亮的,但要避开这许多电线杆也不容易

IMG_3540 [阅读全文]

11/06/10 10:04:2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1/01/10

夏时制和草坪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瑞典昨天又改回了正常时间,或者叫冬天时间,从夏时制退回一个小时。这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出的修正,让人们可以更多地利用夏天白天的光照,早睡早起。到了冬天日照变短,再延长下午的时间也就没有必要了。

实际上我觉得除了欧洲这种高纬度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没有必要实行这种时间。欧洲整体纬度太高,哈尔滨在北纬45度,这条线拉到欧洲会穿过意大利米兰和法国图卢兹,也就是欧洲大部分都在黑龙江往北的地方,就是离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也并没有多远。到了夏天,甚至会早上4、5点天亮,晚上11点也不黑的情况,时间提前点,让人们累得要睡的时候天也不太黑,减少了夜晚照明,据说在欧洲节电效果明显。中国基本上全在中纬度,日照时间没有这么大的差别,就是夏天,它该黑还是要黑,该用电还是得用,所以效果不明显,结果就是曾经实行过,后来就不管了。

还有人举例说是因为现有空调很多,时间提前,其实延长了下午的时间,人们用空调也随之变多,反而不利于节电。

自从读了“钢铁枪炮与病菌”那本书,我变得有点地理决定论了。天朝自古大一统,让人容易想到各种共同点,本身差异也确实在2000年的统一文化影响下变得不怎么显著了。但到了现代,开始学西方,其实很多地理相关的东西没办法学,也没有必要学。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草坪。这东西我觉得其实是西北欧特产,英法荷德北欧这一片,气温不是那么高,冬天又不是那么低,总之就是夏天比北京凉快,冬天比北京暖和;同时夏天雨水不是特别多,冬天又不是特别缺雨。结果就是,植物长得并不怎么好,也就长些生命力超强的草。并且,草也没有几种,不容易长杂了。雨水比较平均,虽然也多不到哪里去,但不会一会干死一会涝死的情况。所以,这地方长草坪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土地平整好,某种草一种,它自然就长起来了。至少在瑞典,我从来没见过有人给公共的草坪浇水,也没见过施肥,更不用除杂草,一年大概有人开拖拉机剪3次,然后它就一直长得那么好。平时人们或躺或卧,驯狗也有,踢球也有,夏天时节晒太阳的更是满草坪都是。然后它还是那个样子,也没有破坏,也没有疯长,就是杂草也顶多数出两种,还是不显眼的。

中国很多地方最近一些年拼命搞草坪,其实没有必要。地方不适合。天朝地面最适合长庄稼,高温高湿同步,其实也是最好的地块之一。只是搞草坪没有必要,要么杂草疯长,要么旱死,要不就是人们因为户口土地的限制住得太过集中,踩也踩没了。


11/01/10 15:37:02,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