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10/30/06

集中一下Firefox技巧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下面一些可能已经老了,也许会没有用了,等等。



10/30/06 09:32:1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9/06

合并Firefox工具栏获取更多显示空间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首先表达一下对这位Geek女士,吉娜·特拉帕尼(Gina Trapani)的崇拜之情,她这篇文章里讲的招数有些也有耳闻,但竟然没有拉到一块用过,真是比较弱了。

她这里讲到的方法,可以把Firefox导航栏合并到菜单栏上,从而节省空间,扩大页面显示面积,对于小屏幕比较有用(大屏幕高分屏也可用来扮酷吧)。

首先是在导航栏空白处点右键,然后“定制”,在定制窗口中选中“使用小按钮”,然后把导航栏上的按钮拖动到菜单栏右边空白处,包括地址框和搜索框。不想用的按钮就不必再拖了。

再在导航栏上点右键,把导航栏取消掉,也就是不显示它。这些操作也可以在菜单--显示--工具栏里面进行。

这样之后,菜单栏可能会很挤,地址栏也不够长,这时就要用Firefox的超强定制能力来设置一下。方法是修改用户的userChrome.css文件(这个文件的位置在下面,如果没有就拿目录下的example文件拷贝一个),主要项目有:

/*
* 去掉Help菜单。其他的菜单名字是:
* file-menu, edit-menu, view-menu, go-menu, bookmarks-menu, tools-menu, helpMenu
*/

/*
* 让 前进/后退/停止三个按钮只在有效时才显示,如果没有可前进或可后退的页面时就不显示
*/

/* 去掉载入页面时右上角旋转的小按钮 throbber */

/*
* 去掉地址栏里的Go按钮,以及搜索栏后面的Go按钮。
* 这个好像可以通过about:config来做。
*/
#go-button-stack, .search-go-button-stack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 修改搜索框的宽度。如果用Google工具栏替换了这个搜索栏的话,可能无效。
*/
#search-container, #searchbar {
-moz-box-flex: 200 !important;
}

各个系统下userChrome.css文件的位置见下面。修改userChrome.css以取得更多其他设置的方法可以参考Mozilla网站上的说明。

Linux
~/.mozilla/firefox/xxxxxxxx.default/chrome/

Mac OS X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Firefox/Profiles/xxxxxxxx.default/chrome/

Windows XP/2000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 Name]\Application Data\Mozilla\Firefox\Profiles\xxxxxxxx.default\chrome\
where xxxxxxxx is a random string of 8 characters.

Windows 95/98/Me
C:\WINDOWS\Application Data\Mozilla\Firefox\Profiles\xxxxxxxx.default\chrome\


10/29/06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8/06

Debian Linux的简单网络设置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以前都是用etherconf来设置Debian里的网络,只要网卡驱动正常,设置网络也是很简单的。但今天动手换无线路由时,却发现Debian里已经没有这个小软件了。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被清除出库了;找了个老版的,装上后设置一下,把网络全搞乱了,看来已经不能用了。只好记录点手工的办法:

设置IP,可以直接编辑/etc/network/interfaces这个文件,固定IP这样写:

auto lo eth0

iface lo inet loopback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2.2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2.255
gateway 192.168.2.1

里面把地址和网关设好即可。用DHCP时后一段是这样: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这个文件改动之后,应该重启网络: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更一般地,还有ifconfig和route这两个命令,可用来临时设置IP和网关:

ifconfig -a 显示网络设置
ifconfig eth0 inet down 先关掉eth0
ifconfig eth0 inet up 192.168.1.2 \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这是一行。设置个IP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eth0 设置网关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1 网关错了可以删掉,设完后可以用route来检查

设置DNS,直接写/etc/resolv.conf即可,多写几个没问题,只是不知道会不会用到。下面这两个是Opendns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网通和电信的用户来说。

domain
nameserver 208.67.222.222
nameserver 208.67.220.220

还有主机名:

hostname 显示主机名
hostname 名字 设置主机名

不知道这个设置是否会写入文件。可以直接编辑/etc/hostname,里面只有这个名字。

新路由器可以设置端口了,这样用电驴才会比较爽。

10/28/06 16:04:0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Google内部目标2006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可能是因为快到年底了,Google Blogoscoped就放出了这两个文件,的概要。其中一个文件叫“Big Goals and Directions - 2006”,可以看一下Google在2006年有什么目标
  • 改进基础结构,让工程师们更有效率;其中包括一个通用搜索工具。还有要搞10MW的绿色能源,这个新闻已经报了。
  • 搜索要做到最好,所以Google想拥有最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还有前20种语言的Spam要扫清。
  • 推进广告系统。没看太明白。
  • 推进社区及内容,视频(收购了Youtube)和Gmail这样的。
  • 让Google工具到处运行,据说Googlepacks已经装了6000万套了,但还不够多,重要的目标是“新进用户”。
  • 继续创新,2006年的目标是让创新的规模更大。

文件中还提到要推出一个全新的Gnews原型,其中允许新闻机构及消息中提到的人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此外还有一些目标,比如让1000万PV的网站在1秒内显示出来;70%的用户满意(Gmail2.0)等等。这些目标都有数字做为指标。

关于我们这里,提到了中文的Knowledge Search Beta。

搜索更新频度及品质也将得到提升(这个中文论坛搜索似乎已经有不少加强)。另外,也许还有Paid Content results section on Google.com。

10/28/06 00:53: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7/06

Firefox 2推广图标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以前可以用Google Adsense里的产品推介,标题是“带有Google工具栏的Firefox”,但是现在看它还是只有1.5版,没有最新的2.0版。所以就先拿掉,换成2.0的,虽然我一直是装Google工具栏的。并且,据报道,有人搞到了从Google来的消息,他们暂时还不能确定是否以及何时可以升级到2.0。

这个Firefox 2的推广图标,由Spreadfirefox网站制作,有大有小,样子还不错,推荐一下。当然,这个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中型的见本页右栏,小型和长条的见下面。

Firefox 2Firefox 2

Firefox 2

Firefox 2

10/27/06 12:48:0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深入领会领导精神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猫头儿:看我的邮件,那个文件,有没有意见?

看邮件,正文里一篇宏论,其中战略/意义/策略/愿景等词若干

回邮件:这个文件写得太好了。看了楼主的这个贴子。。。

6小时后。。。

猫头儿:那个文件让你发给猪头儿,怎么还没发?!!!

震惊──思考──回忆──不记得有这件事啊

挖掘邮件,最下面,终于发现有一大型W图标,名为111.doc,开之,硬盘吱吱吱。里面有一页,一行字:

看完没意见就转给猪头

10/27/06 00:55: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6/06

Google的动词用法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如果一个词太通用的话,似乎就不能当作商标了。所以Google一直反对把Google当作一个通用的词汇,今天Google官方Blog发表文章专门讲解了“Google”的语法问题

原则上Google是个商标,是要保护的品牌,所以Google这个词只能用于指代Google公司或其服务。

名词用法:Google很酷啊。
律师评价:好,非常好。这里指的是Google公司。

动词用法:我在Google.com上面Google了他,很有趣。
律师评价:还可以吧,起码指的是在Google.com上面搜索。正如韦氏字典说的:“Google”指的就是用Google搜索引擎在WWW上查找信息。

动词用法:我在Yahoo上Google了他,很有趣。
律师评价:错,非常非常错。你只能在Google的搜索引擎上面Google。如果要用Google对手的服务,请使用“Search搜索”一词。

总而言之我的理解就是除非和Google公司联系在一起,“Google”将不是一个词。

10/26/06 09:04:2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搜索的手法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今天不经意间又点出了年初著名的毒药事件,看了一下,还是觉得这位Project-Poison(-B)相当地牛B,他/她在一众人等或骂或捧的时候就祭出Google,没两天工夫就拿出了网络美少年毒药的真实身份。好像后来他还接受了采访,讲述了事情经过。

用Google的手法,在这个采访中透露了一些:

我想,更重要的,是首先知道你要查什么,而不是怎么查的技巧。

这里我坚持的另一条原则是,一个人很难凭空编造这么大的谎言。一个令人信服的谎言,一定是基于某些事实和自己的经历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找出毒药原话中哪些是前后不矛盾的事情。

你光查景山前街十四号,就很难查出点什么来。

一般超过十页你还没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就得改变你的关键词。所以,功夫还得花在搜索引擎外面,如果你查不到,赶紧改变你的思路。


还是很有点意思的。

其实互联网协会的诸位应该向这位大侠学习,认真研究搜索技巧,锻炼自己的逻辑水平,实名制早就实现了嘛。

10/26/06 00:37: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5/06

Firefox 2.0的SessionStore设置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Firefox 2.0之前,要想保存Session必须得有扩展,像SessionSaver等,但在新版中,这一功能被加入了浏览器自身。所以,只要打开这一功能就能使用了。

在Windows上面安装时,我使用了全新的Profile,这一功能似乎自动就是打开的。在设置项中,有关项目也都有。但在Linux上面,由于使用了原先的Profile,看起来Firefox并未去修改其中的配置,直接结果是设置项目中根本没有sessionstore这些项目,于是Firefox也就没有这一功能。看这个,可以在地址栏中输入:about:config,回车后即可看到现有的设置项目。在查询栏中输入browser.sessionstore,即可看到与此有关的项目。

Browser.sessionstore主要有这6项

browser.sessionstore.enabled:True或False打开或关闭这一功能
browser.sessionstore.interval:存储Session的时间间隔,单位ms,缺省10000
browser.sessionstore.max_tabs_undo:最多保存多少个Session,缺省10
browser.sessionstore.max_windows_undo:最多保存多少个窗口,缺省10
browser.sessionstore.resume_from_crash:程序崩溃后再启动时是否载入保存的Session
browser.sessionstore.resume_session:程序启动时是否载入Session
browser.sessionstore.resume_session_once:是否只载入一次,好像是指程序升级或扩展升级后重启时载入

还有个
browser.startup.page = 3,等于3时即为载入上次的Session,缺省是1,即载入用户设置的主页。

其实这些倒也不用自己搞,装个Tab Mix Plus,就可以设置这些功能了。Addons网站上的TMP不够新,但作者已经留言说明,要到他自己网站上去安装最新版。

About:config这些设置可以参考Mozillazine的Knowledgebase,也可以直接在Profile目录下找prefs.js这个文件来编辑,不过要注意编辑它时要关闭Firefox。

另外,在Firefox 2.0上居然不能用Flash 9 Beta了,只要一开有Flash的页面就Crash,只好换回了Flash7。

10/25/06 20:35:4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4/06

强力推荐Firefox 2.0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更新】好像是大清早终于放出来了,现在可以不用上FTP,直接到Firefox主页(getfirefox.com)下载即可。

虽然现在Mozilla主站页面上还没有改,但FTP站点上已经把Firefox 2.0正式版放出来了(如果这个人太多,可尝试连接releases.mozilla.org,可能是动态分配的一些镜像站点),从帮助-关于里面已经可以看到:

Firefox 版本2.0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0; zh-CN; rv:1.8.1) Gecko/20061010 Firefox/2.0

主要新特性在Beta以及RC版本中已经见识过多次,这里重复一下:
  • 界面重整,增强可用性也更漂亮;
  • 内置防钓鱼功能;
  • 增强搜索兼容性,提供Google/Yahoo/Answers的搜索建议,中文简体版缺省的搜索是Yahoo,当然可以改成Google;
  • 标签页浏览功能增强,加了关闭按钮,也可用扩展随意调整;
  • 崩溃后重启时自动载入浏览器进程;
  • 可重新打开无意中关闭的标签页;
  • 预览及订阅RSS;
  • 文本框内嵌拼写检查;
  • 活动标题;
  • 扩展管理器更新;
  • 支持JavaScript 1.7;
  • 增强的搜索插件格式;
  • 更新扩展系统增强安全性并使其本地化更简单;
  • 支持客户端进程及固定存储;
  • 支持SVG文本(svg:textPath)
  • Windows安装程序使用Nullsoft Scriptable Install System;

Windows版安装程序做了更新,看上去更漂亮些,没有那些或太大或太小的字了;直接装到1.5版的目录中即可,也可继续使用先前的Profile,但也可以搞个全新的Profile来用,方法是在启动命令后加上 -p ,就启动它的Profile管理器了。

主要的扩展目前都有,包括Googletoolbar,Noscript,Adblock Plus,Tabmix Plus等。这个Tabmix Plus要用作者主页上的最新版,他在Addons网站上有说明。用这个扩展可以对标签浏览进行详细(简直是太多)的设置,功能很强。另外常用的Delicious扩展还没有更新到位。Firefox自己发现Blog上的RSS Feed之后点地址栏那个图标即可进行订阅,订阅的网站可以在选项中进行设置。

这个2.0普通反映启动快了点,显示网页也更快,内存使用也更好,甚至有人反映说比IE7更好 :mrgreen: 所以,强烈推荐升级。如果以前没用过,更是暴力推荐去下一个来试试。

10/24/06 23: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Firefox还是要等一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虽然Firefox 2.0已发布的消息满天飞,虽然FTP上已经有了下载,但是发行工程师还是说:没有,Firefox 2.0还没有发布

并且他说:

So please... just remember: “Preed the Release Engineer says: friends don't let friends download Firefox before it's released.”

搞得人很不好意思啊,过几个小时就是美国太平洋时间的24号,等一下再把刚才那篇放出来吧。Slashdot上的链接都暂时去掉了。

总之,观察官方网站吧,看他们什么时候更新网页了。

10/24/06 12:36:3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3/06

幻觉的力量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篇文章是PBS.org“人种--幻觉的力量”专题中的一篇,相关知识它也有详细的介绍。这个电视台真是不错,是私人的非赢利的。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出人的差别。在区别捷克人和中国人时,大家都没有问题。但这些差别意味着什么?它们是生物学上的吗?我们总是分成人种的吗?人种又如何影响今天的人?

下面是一些眼睛没看到的有关人种的知识:
  1. 人种是一个现代概念。像希腊那样的古代社会,并不根据身体上的不同来分别人群,而是根据宗教、地位、阶层甚至语言。英语中直到1508年才出现race这个词,是在William Dunbar的一首诗中。
  2. 人种并没有基因上的基础。在一个人种与另一个人种的成员之间,并没有任何品质、相貌甚至是基因上的区别。
  3. 人类不存在亚种。这一点不像许多其他动物,现代人从未进化出一个亚种,因为我们离得不够远或是时间上不够长。不管外表上有多大差别,我们仍然是所有种群中最相似的一种。
  4. 皮肤颜色实质上是皮肤的深度。大多数相貌特征是独立遗传的。影响皮肤颜色的基因对头发、眼睛形状、血型、音乐特长、运动能力以及智力的形成都没有影响。一个人的皮肤颜色并不能告诉你有关他的任何其他情况。
  5. 大多数变化都发生在人种之内而不是之间。在人类为数很少的变异中,85%在所有本地人群中都存在,不论是意大利人、库尔德人或是切诺基人。而其中的94%则可以在所有大陆上找到。这意味着随机找两个韩国人,他们之间基因上的差别都跟韩国人和意大利人之间一样大。
  6. 奴隶制早于人种。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社会上都有奴隶,这通常是征服或战争的结果,或者是债务,但这都不是因为身体特征或者人们认为他们自然低级。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美国人建立了第一个所有奴隶都有同一人体特征的奴隶制。
  7. 人种和自由是同时发展的。美国是根据全新的“所有人生来平等”这个原则建立的。但美国早期经济却建立在奴隶制上。这怎么讲得通呢?有关人种的新理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告诉人们为什么可以剥夺某些人的权利和自由,而另一些人却天然就拥有它们。
  8. 人种把社会不平等论证为自然上的不平等。随着人种概念的发展,白人优先在美国成为常识。它不但认可了奴隶制,也认可了对印第安人的灭绝,和对亚洲移民的排斥以及一个自称信奉民主的国家对墨西哥土地的占领。人种论的实践最终在美国政府、法律以及社会中得到了制度化。
  9. 人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但种族主义仍然真实存在。在给予人不同的机会和资源方面,人种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美国政府和社会机构为白人准备了不成比例的财富、权力和资源。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了这个情况,它已经影响到所有人。
  10. 不区分肤色不会终结种族主义。假装人种不存在并不等于创造了平等。人种比老套的个人歧视更严重。为了对抗种族主义,我们需要明确并矫正政策和制度,在一些人付出代价的基础上给某些族群一些优惠。

看完这个,不免想起我们这里的歧视(先不说先进的肤色),对河南人的,最近似乎又加上对湖北人,对农民,对外地人,对出身(包括对万历皇帝他妈)。现在想来,这个东西流传这么广,而至今也没有媒体出来正面回应,也许也出于对它的“幻觉的力量”的信服吧。至少对于农民,我怀疑有些人就是想保持这种歧视的。

10/23/06 18:08: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2/06

Gmail可能是……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1. 最方便的拼写检查工具────支持多种语言,不过中文检查不出来了 :P
  2. 最简单的Office及PDF查看工具────确实是不错,现在我把单位邮件都转发到Gmail了,再有人发半页纸的Doc格式的通知也不怕了,浏览器里直接点开,不用等硬盘猛响开Word了,机器破啊。
  3. 下载附件最快的方法────这个跟网络关系很大,当然Google那边能力是足够的。但它能把几个附件合成一个Zip来下载,还是很不错的。
  4. 写信时就能自动上载附件────这一招十分不错,暗中进行,节省时间。
  5. 最好的即时通讯────主要是和邮件集成,或者也可以在浏览器直接聊天。
  6. 基本的防毒软件────倒是没见它查出过毒。
  7. 一个Mp3播放器────虽然没特别功能,但确实能放MP3,用的是Flash。
  8. 一个RSS阅读器────邮件上面会显示这些Feed,但我把它关了。
  9. 超级邮件账号────可以把其他邮件转发过来统一管理,还能冒充其他邮件给人回复邮件,我这么干了。
  10. 个人助理────可以追踪包裹?没用过。

这10个功能里最有用的,我觉得是9-2-4这三个。总之Gmail确实是不错,现在只要开着浏览器,就会开一个Gmail,虽然会切换Gmail账号,但一般都会有一个开着。而只要开机,肯定会开着浏览器吧。

加一条:一直觉得忘了一条,就是Gmail应该算是最好的邮件列表订阅工具,有标签,有过滤器,容量又大,编码支持多样,实在是方便。

10/22/06 20:20:4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1/06

10大开源Windows软件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其实根本不应该写这样的标题,Lifehacker的作者女士不知道是否已经因为这个标题而后悔了。她列了10个她认为最好的用于Windows平台的开源软件

Mozilla Firefox,Web浏览器,功能强大,扩展非常多,安全,快速。
Mozilla Thunderbird,收邮件的客户端软件,功能强大,扩展多,安全。它内置搜索,支持网络上的全部语言,带标签,过滤器,及过滤器基础上的动作等功能。
OpenOffice,和微软Office一样的办公软件套装,字处理/演示/速算表/画图等功能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微软Office文件。
Gaim,一体化的IM软件,支持AIM/ICQ/Yahoo/MSN/Jabber/Gtalk/QQ等多种协议,只需要这一个软件,所有这些账号可以全上。
ClamWin,杀毒软件。说是要配合其他软件才能自动防杀,否则只能手工。
VLC Media Player,音频视频播放,支持多种格式。
KeePass,密码管理。
Cygwin,它是一个运行于Win平台上的模拟Linux的环境,带有一系列Linux下才有的工具。如果觉得Linux下的各种工具好用,又只有Windows机器的话,可以一试。
Eraser,硬盘数据毁灭工具。
TrueCrypt,文件夹加锁工具。

总之,这位女士的口味还是很特别的,像9/10两个软件我还没听说过,Clamwin和Keepass也只是知道,并没有用过,实际上我的Win机最近1年没有任何防毒软件,算是裸奔,密码似乎还没有到要用软件来记录的程度;Cygwin和VLC又不喜欢,还是装一个Linux或是直接用点Gnuwin一类的Port算了,媒体播放还有Mpalyer呢。

在这个贴子的留言里,我们可以发现其他众多优秀的可用在Windows平台上的开源软件:

Audacity,用于录音、编辑及输出(包括mp3)。
NVU,可视化网页编辑。
Vim,最强大的编辑器,在文字/代码编辑上无出其右者。
Filezilla,FTP工具,相当好用,它还出了FTP服务器。
7ZIP,压缩解压缩工具,除常见格式外,还有自己的7Z格式。
PDFCreater,可以让其他软件直接生成PDF文档。
TuxPaint,Tux就是Linux那只小企鹅的名字,这个软件是个画图软件,但比Windows画笔的功能丰富。
PuTTY,连接*nix主机的客户端,一般用SSH的都用它。
GIMP,类似PhotoShop的照片编辑软件,功能也很强大,有Win版。
Azureus,Java写的BT客户端,不过Win上BT软件很多免费的,倒是不一定用它。
Jedit,同样是Java写的编辑器,功能上也很强。
开发用的Eclipse和DevC++。
Perl/Phthon能不能算?反正我装了Perl,用来处理些简单的重复操作。

当然,最后不能忘了专门收集此类软件的网站(如果还没找到地址,就Google吧):

http://osswin.sourceforge.net/

总之,就是用Windows,也一样能在没钱的情况下用上好用而且不违反任何法规的软件(在国内加密的除外),所需要的就是开放自己的眼界,再加上略微转变一点工作思路即可。

最后,报告个Debian的社区外筹钱的动向,最新成果是已经有人向他们捐了钱,并且已经有两位Release Manager将开始为期1月的全职工作,为此他们将获得6000美元的报酬。他们的全职工作将能让Debian下一个版本的发布更快些。

10/21/06 20:19:5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20/06

Gaim QQ和Filezilla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又有两个新软。首先是Debian Unstable(sid)里的聊天工具Gaim已经跟着主站升级到了2.0beta4,并且在协议里面直接带上了QQ,不需要自己再去编译什么了。似乎这个协议的开发最近又起来了,而且腾讯也想开了?

添加QQ账号,服务器写sz4.tencent.com,数字从没有直到10吧,端口号8000,用UDP即可,好像TCP登录的服务器还不一样。登上之后会在好友列表中单开一个QQ的组,账号上还会有修改信息及头像的功能。不过,QQ上面已经没人聊天了,只是晒晒我的6位号罢了。

还有开源的Filezilla也已经迁移到Linux上,并且已经进了Sid源,直接apt-get install即可。界面同Windows下面没什么不同,功能也可以,带普通FTP和SFTP。试一台NT服务器时Pasv模式不能列出目录,转为活动模式才行;感觉有点怪,因为我的机器也在路由后面,不可能设这个模式,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错了。其实平时gftp对我也已经够用了,什么中文目录名的问题也没有机器来试。只是因为在Win下一直用Filezilla(推荐,够用好用而且是自由软件),也想在Linux下面用上。

10/20/06 20:50:02,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Flash Player 9Beta推出Linux版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长期以来,Linux平台上可用的Flashplayer最高版本是7,有些采用了Flash 8的网站就没办法看,比如前一段Google推出的达芬奇密码游戏网站就要求Flash8,还有人前些天要抗议丰田的网站,好像也是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Adobe总算推出了Flash9的Linux版,当然也有Win和Mac平台。虽然这是个Beta版,不过还没看到什么问题。看网页上的小Flash动画,看Youtube的视频都可以。听说Wallop会搞死这个Beta,不过没账号,也就没试。

下载是个tgz包,打开,只有两个文件,一个6MB多的so,一个readme。readme里说明了安装方法,就是拷贝到浏览器的Plugin目录即可。通常对Firefox来说,Plugin目录有~/.mozilla/plugin,以及全局的/usr/lib/mozilla/plugin。放好so文件,重启Firefox即可。可以在地址栏里输入about:plugins来查看安装结果:

File name: libflashplayer.so
Shockwave Flash 9.0 d55

其他Firefox的插件安装方法可以参考mozdev的这一页插件安装专用文档,非常有用的。

目前这个Linux版的Flash9beta好像还不能用于Opera。

10/20/06 00:22: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9/06

背疽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方舟子写了一篇从“徐达吃蒸鹅而死”说起,里面讲到徐达得的这种“背疽”,其实不过是“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就像中医所说的火气或热毒,其实大多也是细菌感染,比如生口疮。

小时候见过老姥爷,他是位中医外科医生。这个名字似乎很奇怪,但看一下他的主要工具和药品就明白了:一箱子的各式外科刀具,我见的时候已经多年不用,多数生了锈,不像现在的手术刀是刀片夹在刀柄上,而多数是一体的,样子也不一样,许多小刀片非常像柳叶;另一箱子是药,全是各种粉末和药膏,或者是做好的膏药或丸药;里面我记得的有蟾酥、冰片和云南白药,甚至还要用到香油,还有烧成碳的国槐树枝。

蟾酥据说是蛤蟆身上疙瘩里毒汁做成的,可以解毒--那应该就是靠它的毒性来杀菌吧;云南白药成份复杂,但它的效果曾经体验过一次:有一年割麦子,刚磨的镰刀划破了手,伤口比较深,流血很多,就用这种白药敷上,立马止了血,几个小时后就可以看到肉皮已经长上了,第二天几乎就好了,不过第3天里面化了脓,但最外面的表皮确实长好了。

我不记得他的药箱里有酒精或其他消毒用品,但似乎听过刀也要煮一下或怎么处理一下才用,应该也是杀菌了。这位中医外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治这种疽或疮,主要方面是“取开”,也就是在疮上划口子,放脓下药,或者“取下”,就是把疮或什么病变割掉。不知道他的治愈率如何,不过在附近乡镇是有一定威望的。

正如方舟子提到的有关治这种疽的偏方的种种说法,我也听到了许多有关疮的传说。其中一个说法叫“疮怕无名”,就是长的疮谁也没见过,样子奇特,叫不上名来;这样的疮医生就不敢治了,甚至不敢取开,怕开了口就长不上。

但奇特的也有有名的,比如有一种叫“孩儿面”,就是这疮外表看长得像是小孩的脸,有鼻子有眼的,这个有了名,也就敢动,也就敢治了。治的方面无非取开放脓,洗净上药,有的要缝上,有的据说就敞着治。上的药有时候要用棉条直接塞入伤口里去,药无非就是上面那几样。总之相当地恐怖。

这位老姥爷属于被打倒的对象,所以去世前就有好多年不行医,我那时小,也没问过更多的事。但总的感觉,这个外科并不像普通的中医,搞些阴阳五行的学说,长了口疮要吃牛黄下火,不能生育就要调节脾肾,净是些说不得准的东西,永远在做实验。这个外科还是直接对准病灶下手,方法还是直接切掉或杀死,继承的应该是华佗医曹操头疼病的方法,头上有病就打开来看看那种。

不过我也不知道他对人体构造掌握到什么程度,万一哪地方下了刀切到血管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无从得知了。并且还限于条件,没有X光,没有B超,不能在未动刀之前看看什么样子。但那几样药,尤其是云南白药,它促进肉皮生长的效果应该是明确的,不过现代医学手段多样,也没听说谁再去研究这些,包括蟾酥的杀菌作用什么的,连人参的作用好像都是外面研究多。

后来卫生条件好了,这些疽、疮一类的病似乎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听说了。

10/19/06 12:18:0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8/06

too seriously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Google著名(头号?)Blogger,Matt Cutts也推荐了Niniane Wang(王忻),并提到Blogoscoped对她进行了采访。这个采访里说王忻说:
It stuck in my mind that Google is a place with brilliant people who don’t take themselves too seriously.

这句话严肃地提出了聪明人和严肃的关系,虽然她没有说聪明人对自己都不是很严肃,但看得出她喜欢聪明又不自恋的人。至于这位女士自己,则有图为证 :mrgreen:

好像“事儿事儿的”这个词可以描述严肃人士,处处都拿着捏着,如果再得意一点,就让人很不舒服了。近来英国出了位LucyGao,就事儿了一回。虽然我看她的Email里未必没有为自己一众朋友着想的意思,但还是被人笑话了。她如果不用花旗的邮箱来群发邮件的话,可能不一定会有太多关注吧。不过话说回来,据我观察,大公司似乎挺喜欢严肃人士的。

10/18/06 10:46:2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6/06

Debian领导人留任 Etch将尽快发布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LWN报道:Debian计划几个投票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反对现任DPL的方案失败,同时反对的支持DPL及其筹钱活动的方案被通过。希望让Debian自由软件指南第2条(一切都要有源代码)适用于所有程序作品(比如固件)的提议被搁置,方案是“继续讨论”。同时,该项目投票决定Etch一旦准备好就会尽快发布,而不要要求在固件问题上一定要达成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

参考:
Debian Dunc之争
Debian自由软件指南(DFSG)
Debian投票页

10/16/06 11:11:0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HTML的注释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在HTML里面写代码的注释就是这样的:

<!-- 这里是注释 -->
<!-- 这一个也是,
占了不止一行也可以。 -->


挺简单的一个事,出起问题来也会复杂。看W3的HTML4标准要求

在标记开始符(也就是小于号和叹号)和注释开始符(就是两个短划线)之间不允许有空格,但在注释结束符(还是两个短划线)和标记结束符(就是大于号)之间可以有空格。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在注释区内放上一串短划线,网站作者应该避免在注释区内写两个或更多个连续的短划线。

其实HTML的基础SGML也是这样要求的。这样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想不太明白。

写这个是因为费老发现有个Blogbus的Blog在Firefox里显示不出来,细看其代码就会发现里面的注释区中有一行的短划线。

本来以为这是Firefox引擎的错误,看了W3的规定才知道Firefox又是对的,又是符合标准的,而IE又一次是不符合标准的--这个作法往好里说是容错性强,往坏里说是污染标准破坏标准包藏祸心另有他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网站一定要用Firefox看一下!!!

同时,可以要求Blogbus改代码了。

10/16/06 10:59:1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5/06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由于一向吃得没有水平,脱离不了大块猪牛羊肉和面条的层次,对所谓海鲜通常又会过敏性拉肚,所以没什么好写的。不过考虑到造福后人,还是写几个地方吧。

IMG_2340
著名的雪域餐厅,在大昭寺广场向北(如果面朝大昭寺正门的话在左手)的那条小街上。第一回去的时候让人感觉拉萨得有一半的老外都集中在这里了。不过说实话,饭菜味道一般,著名藏餐炸米肠的味道不如后面要讲到的。不过好在有烤馕,样子像个水滴,一头圆,一头尖,味道不错。

从大昭寺往西走,第一个路口的南边,就是一片小摊的后面,是拉萨电影城。这个楼的一层是商场,卖珠宝首饰纪念品,二楼左手看电影,右手就是这家叫做娜玛瑟德的餐厅,也是藏、印、尼、中四种风味都有,在这里吃了套餐,味道那是相当地好,价钱每份只要20块上下。这里的甜茶加了某种香料(略似薄荷味),非常好喝。
IMG_2520IMG_2520 Hosted on Zooomr

从这个路口向南拐,走不多远,路东有一家名叫拉影老字号的烤羊肉串店,门口一大盘火,一位老人坐在后面手持两大把串好的羊肉在烤。不得不说,味道不错。还有烤出来的烧饼,以及可以同河南烩面相比的烩面片,吃得很爽。末了每人才花了12块。这家的味道不是藏餐,也不是印度尼泊尔,吃不惯这两种的大可一试。

还有个专门的藏家宴,在团结新村里头。这个小区里面全是一个个的二层小楼,还带院子那种,看得我这个眼红,整个小区就跟个村子似的。这个店也算私家菜,就是一家人在做。吃饭的人相当多,必须提前预定。这一家的藏餐会是很地道的,味道又好。吃了这家才知道,其实藏餐还是离中餐更近啊。炸米肠的话,这一家比雪域好太多了。还有牛舌,肥美鲜嫩,入口即化,这似乎是我第一次吃动物的舌头并且还吃了很多。

全城各处的川菜也感觉比北京的要好些,也许是离四川比较近的缘故。

甜茶基本上是红茶加糖加奶,不论是朋友家的还是餐厅的,都非常好喝,应该都能接受。酥油茶可能难接受一点,不过我似乎对这类食品没有任何抵触。不过酥油茶是相当的油大,胃口不好的不行。这个茶就是用酥油,煮好的茶水加上开水在搅拌器(这里搅拌器卖得很好,八角街都有摆出来卖的,就是做这个使)搅拌即成,可以看到里面的油珠。

10/15/06 00:06:1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4/06

房子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IMG_2450IMG_2450 Hosted on Zooomr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从北京跑出去4000公里(火车,不是直线)之后,差异还是很大很明显的。其实拉萨离印度尼泊尔似乎比离成都更近,所以电影院里开演之前就大放印度歌曲,有英文的也有其他语的,有卖饰品的店铺里更是满墙的印度帅哥美女图片。

房子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说老房子,大昭寺边上小街上新开工的一处三层楼房已经没什么风格了,一样的水泥砖头预制板,只在原本用斗拱的地方还用木头做个样子而已。这个斗拱样子同汉式略有不同,和房顶上的飞檐一样,像是经过吸收后的作品。

看了几处著名的寺庙之后,我发现殿堂最明显的特征可能是它的柱子。柱子一般是下面粗,上面细,和整个房子的外墙一样,有个斜度。柱子有圆的,也有方的。圆的应该是整根的木头,而方的显得像是圆木不够用,而用厚木板一层层拼出来的,然后隔一段用一个铁箍固定。而柱子的布置相当密集,一圈又一圈,有的光门口就能看到两圈,进门之后就能看到更多,这个样式很像是颐和园17孔桥桥头那个什么亭子。

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房顶。按理说用柱子木梁支撑的房顶,顶上放东西似乎不太可靠,但可能由于柱子密集的缘故,房顶通常是平的,或者起码有一部分是平的。他们做房顶的材料也很奇特,不是水泥,但又很像,总之是某种灰泥里掺杂上小石子,然后抹平。许多地方的顶子不但平,而且非常光亮,几乎像是那种人造石的效果了。这种光亮的地面在楼房的上层房间里很常见,比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新宫等。其间听一个导游说以前每天都要拿羊皮来擦,所以才如此光亮,不知真假。

也许是藏地多山,房子经常也跟山似的,在里面走,经常要上上下下。这一点在布达拉宫就有体现,但是因为都是一座宫殿,不够明显,哲蚌寺走起来更好玩些。路线通常是上台阶,进一座寺庙(可能应该称为某某仓,也就是学院的意思),上台阶或不上台阶进入大殿,顺时针参观,然后在某处再上一个台阶到它的二层去。这个台阶经常在屋子里面,可能是厚木头做成的也可能是钢管什么焊出来的;上去的出口要么在一个屋子里,要么在上层平台上,出口处都有门,可以锁上。上去之后,有时候会到达另一个院子,有时候却会走到外面到下一个寺庙的路上,总之感觉相当奇特。同时也让我完全记不得走过的路了。

哲蚌寺是一个大寺,依山而建,但它本身不是由一个个大殿或房子组成,而是由一个个院子组成的,像是一个村庄。院子是四方形,正面朝南是大殿,其余3面通常是一个二层的建筑,上下都有回廊,有房间或是干脆就是开放的。哲蚌寺东边还有个乃琼寺,他的主殿所在院子就是这样,奇特的是在它的大殿里参观之后,还可以通过一个屋内的楼梯上到大殿顶上,上面前半部分是平台,后半部分又是一排房子,里面也供的有佛像。

房子内部还会有天井,这个在罗布林卡的新宫那里看得比较明显。这个天井也在一层楼的楼顶上,连通二楼的左边和右边,上面就是天空。有时大殿里中间的部分比周围更亮,我怀疑也是顶上开有窗户,不过中间都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没敢走到下面看。

有可能是藏地阳光太强烈,人们都见惯了,所以大殿里面似乎都比较黑暗,采光比较少,许多地方也就是可以看清路的样子,然后突然看到一座金钢的像的话,还是有点害怕的。

而就在大殿里面,经常还要开出更小的殿,门就开在墙上,一般侧面比较少,只在某庙里见过一个“仅限男性”的小殿是在侧面,不过里面没看到什么不同之处。通常大殿正面的墙上会开门,后面会有另一排房间,再供不同的神。大昭寺的大殿算是不同的吧,四周似乎全都有小房间。

房子的外墙通常是石头,大石头中间杂着小石头,垒起来的效果也很好。而墙同柱子一样,都向内倾斜,似乎被叫做碉楼式。这样的墙最高的也许要算布达拉宫吧。布宫前面看着不是很明显,从后面走下去时回头看,可以看到直上直下几十米的墙。这个地方不禁让我想起魔戒里的那坐什么米尔斯城,一样地有非常高的墙,一层一层的建筑,连接各层之间的曲折斜坡。

外墙上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神奇的材料,像是草,或者是某种灌木,就是一些草杆样的东西堆在一起,从外面可以看到一根根的,但摸上去非常硬。用这种材料的通常是在墙略靠上的地方,通常还都涂成红色。

大殿的前面一般都有两根大大的旗杆,具体叫什么不知道,但上面都缠满了布,最上面有一些动物的毛,看起来有些像蒙古族院子前竖的苏鲁定(是叫这个名字,还是叫苏德勒?)。在其他不是庙宇的屋子顶上,也会有同样的装饰,不过没这么高。在普通民居的屋顶上,则更简单一些,通常是一个树枝,再挂一些经幡。

房子上的色彩通常是强烈的,数起来一般是5种颜色,绿红蓝黄白,并且不用中间色调。在某个庙的大殿里,我看到墙上挂着许多面由这5种颜色组成的旗子,就跟欧洲的旗似的,不知什么用处。

【注意】进寺庙拜佛要守一些规矩,详情可看barb同学讲述

10/14/06 23:26:1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3/06

释迦牟尼等身像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IMG_2484IMG_2484 Hosted on Zooomr

以前对这个等身佛也略有耳闻,但这回去拉萨大昭寺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版本。讲述者是一位导游,带着4位内地游客,当时人不多,我们就凑过去听。导游大叔看到听众比较认真,就讲得更加起劲了。

当年藏族从山南地区发展起来,到松赞干布时基本达成统一,就同周边发生了联系,西边是尼泊尔,东边是大唐。然后松赞干布就四处求亲,唐太宗把宗室女也就是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在此之前,尼泊尔把尺尊公主嫁给了他。这两位公主入藏时,都带着佛像,当然其他的农作物、动物、工匠什么的也都有。

公主带的佛像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等身像中的两尊。传说佛祖还在世的时候,有人做了三尊佛像,分别仿照他8岁、12岁及25岁时的样子,所以叫等身佛。佛祖亲自为这三尊佛像开光、装藏--也就是往佛像肚子里装入珍宝及佛经(没有开光装藏的佛像叫艺术品,不叫佛像),同时说,见到这三尊佛像如见佛祖本人。于是这三尊佛像就成了至高无上的圣像了。

其中的25岁像在印度战乱的时候,有人想把运到海外其他国家(斯里兰卡?),但不小心在过海时从船上落入海中,从此就没有了。12岁的那一尊据说在秦汉之前就由印度僧人传入中国,由王族(东周天子还是哪位霸王?)保存,后来一直在皇家流传。直到文成公主时,就带给了西藏。8岁的那尊留在佛祖的故乡尼泊尔,尺尊公主把它也带到了西藏。

7世纪时西藏佛教还是刚起步,原始宗教的势力非常大,主要是苯教。虽说当时就建了大昭寺,但这两尊等身佛像还是被封在墙壁中。大昭寺的建筑风格很特别,外面看像唐式,但又不完全像,到里面的装饰雕刻就完全是印度尼泊尔式的,据说是两位公主带来的工匠都参与了建造。
IMG_2494IMG_2494 Hosted on Zooomr

到8世纪中期赤松德赞时期,他开始宏扬佛教。此人其实是唐朝另一位公主的儿子,也就是金城公主,她是真的公主,当时的吐蕃很强大,后来几十年后还曾经和青甘地区其他族合作攻入过长安15天。下面就是金城公主的传说了。

传说当时佛祖给金城公主托梦,说在大昭寺里文殊菩萨像后有佛像。于是金城公主就让人把墙打开,果然发现了这尊12岁的等身佛像。这个发现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但这尊最尊贵的佛像发现之后,怎么放置它成了问题,因为大昭寺正殿中的位置上已经放着一尊佛祖的塑像了,不过是红土塑的。

于是佛祖又给金城公主托梦说,可以把土塑的佛像放后面一点嘛。于是就把原来的佛祖像往后放了一点,而把这尊等身佛放到了正中的位置。至今那个殿里还是一前一后两尊佛像--去的时候赶得太急,没看到后面那尊。

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等身佛本来也供在这里,但在文格时,小将们把它拿出来,用锯子从肚子上锯开,成了两半,里面的有2500年历史的珍宝和佛经就此消失。而佛像流失各地,直到后来班禅到内地四处寻访,最后在天津一个仓库中寻得上半身,在西藏某仓库中寻得下半身,再请最好的工匠加以修补,现在供在小昭寺中。

据说这3尊佛像都是某种合金铸造的,具体是什么似乎没人研究过,连小将们也没有,估计有心计的都去抢肚子里那些珍宝了。现在这个佛像如此珍贵,更加不能动了。

我们去大昭寺那天,寺庙要休息,信众不能入内,只能在庙门外拜,许多人磕长头,还有老外修士盘腿坐着念经。但游客可以进,不过人也很少。

当我们顺时针绕大殿半周来到这尊最珍贵的佛祖像前时候,工作人员正在锁门,用一种铁链编织而成的网来锁,可能是刚进去办什么事了。我们前面的一批人也没有进入这个殿。

陪我们的朋友趁他们没锁上,上前求他们让我们拜一下,居然得到允许,于是我们从网边上钻进去,又爬到佛像座上,拜到了这尊如见佛祖本人的神像。

工作人员跟在我们后面,一出来就把那张铁网锁上了。

其实这尊佛像相当得大,常人12岁肯定长不了那么高。后来看到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上面也确实把佛像画得非常高大,把旁边的人画得很小。

拜了这尊佛像,感觉我就快要变成佛教徒了。不过中国人内心都有点佛儒道的本质倒也是不奇怪的。
IMG_2507IMG_2507 Hosted on Zooomr

10/13/06 10:14:1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1/06

Youtube为什么成功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FT中文网上分析Youtube为什么成功,说是一使用方便,上传不考虑格式;二科技领先,不用装什么视频播放软件;三用户主导,用户行为决定了哪个在前面。我没上传过,所以只说这第2条。

Youtube是个网络服务,要用浏览器来看,当然可以要求用户装Mediaplayer,装Realplayer,装Quicktime,然后再折腾好它们的浏览器插件。但它没有这样做,它用了Flash,这个工具几乎是在每个浏览器的插件目录下存在,包括Linux上面也有,并且最近1年多以来稳定性和效率都基本追上了Win版。这已经让它赢了第一招。

在Youtube之前,我对网页上的视频相当反感,同样也包括网页的声音。但Youtube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但不再去调用庞大的播放器,让硬盘哗哗得响,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它竟然可以在Linux平台上看。这一点真是前所未有,连IT专业网站Cnet都没有做到。

同样地,Google的Gtalk支持语音留言,这个留言是存在Gmail信箱里的,同时它用Flash做了个播放工具,真是又小巧,又实用。在这里,不得不对Flash竖起大拇指,至少在做为浏览器的多媒体插件方面,它比任何同类产品都好,小巧而高效。

结果很明显,Youtube在1年半的时间里(2005年2月起)拥有了数十亿节目和数千万用户,每天浏览量上亿,最后卖了16.5亿美元。

很难说Youtube能让Linux用户看这一点在它的成功之路中占了多大比重,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决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当一个考虑连最小部分的用户都注意到时,它必然是全面的和可靠的。它上面也有大量的脚本,也同样没给Linux+firefox的组合造成任何麻烦。

可以考察一下成功的新型网络服务网站,没有一个是不支持Linux和Firefox的。成功的东西必须考虑到最细小的部分,这同社会规则的设计是一个道理:任何成功的法律都是用来保护小部分人的,它的标准语法应该是“不得通过法律限制××权利”;同样地,软件和服务应该“不得阻碍Linux和Mac用户的使用”。

如果你连这些都考虑到了,用户体验无疑将是优秀的。

更通常的,做网页可以拿Firefox或Opera看一下,如果不能工作,那么网页就是没做好。如果还限于如何让IE工作正常,那就还没及格;如果把IE都搞得惨不忍睹,甚至让用户机器不能正常工作,那就是流氓了。

10/11/06 10:12:3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高原反应2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BTSB同学提到过骑车进藏时,上山前要放点气,否则就会爆胎,重的会把钢圈炸成麻花。除了这个,还有其他,也是以前不知道的。就是化妆品的瓶瓶罐罐,海拔到4000以上就要注意,应该把它们都拿出来,拧开盖子放放气,否则轻则爆肚,重则呕吐。

车厢里一位天津大姐的什么化妆品就拿出来晚了点,一打开就涌出来了。说起天津,坐火车,尤其是这种两天两夜的,千万不要碰上天津人啊,太能说了,挡不住啊。。。

还有其他的密封包装的食品,也会涨一点,不过裕量都比较大,一般没有危险。

汽车也会有反应,不过它不会头疼,只是会跑不动路,另外就是油耗大。这个在上纳木错时过山口会有明显表现。这也是为什么租车都要大吉普,那种车似乎考虑过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反应,呼呼地就跑过去了。这个问题不算严重,奥拓也可以开到纳木错,普桑也可以从河北开到拉萨。

10/11/06 08:58:1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10/06

Debian DUNC之争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放假前忙着准备,回来后刚刚回过神来,却发现这个Dunc之争,搞得现在Debian核心社区好像有点停滞,都忙着投票去了。

事情大体是这样的:今年(2006)的Debian项目领袖(DPL)Anthony Towns参与发起了一个项目,就叫Dunc-tank.org。他们声称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在Debian计划之外,筹集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资助一些Debian开发者(DD们),以便让他们更快地完成某些Debian项目,保证Debian的定期发布。因为长期以来,Debian发布不是很及时--这里说的是Debian的正式发行版,也就是Stable版的发布,而Unstable的工作倒是一直比较正常的。

像Redhat这样的有商业公司支持的,差不多半年一个正式发行,版本号升得非常快;而Debian这么老牌的发行版,至今正式的版本号不过是3.1。其实我一直用Unstable,感觉没什么不好,两年多来只处理过3次升级搞出来的毛病,软件的稳定性更是大大超过以前用过的Redhat 8。当然有些做服务的还是希望更稳定,所以需要用正式的发布版本。正式发布版还有安全更新,而Unstable版只是更新软件,这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Debian是最讲原则的一个Linux发行,它有自己的软件规划,甚至还有组织的规则(那个词说不定会有问题)。它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略不满足条件的软件都不能进入主仓库。这次DPL提起这个钱的事,Dunc的意思就是,Development Under Numismatic Control,金钱控制下的开发,听起来不太爽吧。这个钱字就刺激了一批DD的不满,认为原则受到威胁,于是吵得很厉害。最终提出要投票反对现在的DPL

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其他人提出投票支持DPL的Dunc计划;然后就有人发现在根本原则中有漏洞,任何6个DD就可以提出动议,然后在几天之后再对它进行修改,从而使提议永远不能进行表决。然后又有项目秘书来决定这件事,总之闹得很厉害

Debian的创始人,Ian Murdock(就是debian中的ian)在Blog上表态支持DPL,也支持这个dunc,还说就是这些人在吵才使得企业对Debian不感冒。另一位影响我等用户的就是Debian每周新闻(DWN)的编辑,Martin Schulze,也在DWN上宣布说“要试验一下少花点时间”,于是9月26号的DWN之后,现在已经缺了一期了。

Martin是支持一定程度上对开发人员的资助的,为此他有一些这方面的思考,关于自由软件项目中是否应该有拿薪水的程序员的问题,被Dunc引用在背景资料中。

我觉得这是件不影响Debian计划的事,当然有人认为这会把DD们都吸引到拿钱那一方去,我觉得不大会。并且这个项目主要用于资助一些关键性的大项目,加速其进程,怎么说也是件好事。那个背景资料中就说当初Ian就曾经拿过FSF的钱,而为Debian项目工作。其实我倒支持FSF的方式,他们是个基金会,可以筹款,也可以发工资,然后为自由软件工作。或者是某些大公司出钱,雇用这些优秀的程序员,然后让他们有一半的时间为自由软件工作。

10/10/06 10:49:0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09/06

林卡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一般书上讲到罗布林卡,都说是宝贝园林的意思,林卡就是园林。但请教藏族朋友之后,发现有些不对的地方。他们有个说法,叫“过林卡”,其实上合家外出,一同在水草丰美,环境优雅的地方野餐、游玩的意思。每年春夏时节,他们会全家一起出动,到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搭起帐篷,吃一些带来的食物,就是个野餐或者春游活动。这个活动被叫做“过林卡”,而活动的地方叫“林卡”。

以前罗布林卡就是这么个地方,拉萨城还有许多个这样的地方。据说仅仅20年前,拉萨不少地方还是树林或草地,都适合做为林卡。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城市里面不说,近郊都不好了,所以他们也会开车到略远些的地方去过林卡。看到的照片上有溪流,有草地,还有附近村民搭好的供出租的帐篷,20-30块钱就可租一顶玩上一天。

总之林卡和园林不是一回事,倒很有些先民的风雅。当年孔夫子到了春天,就带着学生一块到野外游玩,还洗野澡,洗得高兴了,唱着歌就回来了。
IMG_2312IMG_2312 Hosted on Zooomr

先不说这个。罗布林卡现在倒是个园林了,有几处宫殿(颇章),还有茂密的树林,有几处寺庙,最重要的还有一处新宫。并且,居然还有一个所谓的动物园,是什么人承包了,养了些动物,却又不好好养,让爱护生灵的藏胞很是不高兴。

那个新宫,是以前老大建的,时间是1954年,两年后,他就被迫或自愿地跑路了。这个宫不大,两层楼,前面有喷泉;进门后是前厅,现在是卖纪念品的地方,上楼梯,左边是起居的地方,有藏族的创世壁画,从猴子变人讲起,直到老大的5世进京见皇帝;往后面走,是卧室,里面还有巨大的老式收音机;往后绕,过一个小天井,走到右边,首先是老大的浴室,装修有点像老上海;再往前,是会客的地方,上面挂着一些内地赠送的画。上楼的楼梯左右分别挂着两个球形吊灯,不知什么材料,但非常漂亮。
IMG_2293IMG_2293 Hosted on Zooomr

这个新宫的对面是个花园,有很大的杨树,还有一群长得像小个儿的鸽子、颜色全黑的鸟,就在水管子那里喝水,也不怕人。中间是个有水围起的平台,过小桥,是两个亭子,由布幔围着,不知道是什么,这就是最常见的罗布林卡的形象了。后面一点是观音殿,还供奉有药师等佛。观音是藏区的保护神,我们这边应该是文殊,住五台山那位。
IMG_2299IMG_2299 Hosted on Zooomr

罗布林卡里面的特色应该是花,从一进门就能看到许多没见过的品种,还有芍药也长得很好。有一种花叫“张大人”,说是清时某位官员带去的,生命力极强,种子撒到哪就长到哪,很是好看。
IMG_2307IMG_2307 Hosted on Zooomr
[阅读全文]

10/09/06 23:03:0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08/06

高原反应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其实现在到西藏旅游的人还是很不多的,对繁荣西藏经济不是很有利,也许很多人都是怕高原反应吧。其实这个东西呢,完全不可怕,只要不是心肺功能不健全,应该就没有问题。

坐火车可以提前感受一下。当时坐到昆仑山口时,一点感觉也没有,这可能和车厢里加了氧气有关;但车厢密封不是很严,所以增加的氧气密度想来也有限。到了唐古拉山口时,因为想跑到正到站台的地方拍照片,刚跑了两节车厢,就感觉到意识和脚步同时发虚,心想这就是要反应了。停下来猛喘了几大口气,也就过来了。

有同车的这时就开始感觉头疼了。但我一直没事,直到在拉萨睡了一晚早上醒来,头疼的是相当难受,好像整个头都疼,虽然也能吃饭走路。坐在院子里呆了两个多小时,似乎在突然之间头疼就没有了,而心跳似乎有点加快。从那时起,再也没有任何反应,包括再上纳木错经过那个5190的山口也没事。

但高原毕竟是高原,去哲蚌寺时因为是一路向上,经常就要大喘气,心跳得就跟跑了步似的,但再没有其他不妥。另外听人讲,最好不要吃药,更不要吸氧,免得以后都挺不过来。像这家店面,不太可取啊。
IMG_2516IMG_2516 Hosted on Zooomr

10/08/06 00:20:0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0/07/06

拉萨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我们时间有限,也没有长期准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户外运动的经验,所以呢西藏行程计划得相当地保守。最早的打算是看完拉萨,再到纳木措、林芝和日喀则这三个地方去看一下。

如果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如果纳木措和林芝都当日往返,日喀则两天往返,拉萨可以看3天,这样估计会累个半死,还不能在租车买布达拉宫的票上有任何耽搁。最终,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被大大的修改,远处的景点等待以后,只保留拉萨和近点的纳木措,于是渡过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腐败的假期 :P
IMG_2322IMG_2322 Hosted on Zooomr

拉萨城不大,建在拉萨河谷中,周围全是山,北边山脚下还保留着一片湿地,也被称作拉萨的肺。在Gearth上看的时候,还以为后面也是河呢。城中心是布达拉宫-大昭寺这一片,小昭寺离得也很近,相互之间走路30分钟的样子。从布达拉宫往东,保留着一些比较传统的建筑,新建的房子也是传统的式样。但从布达拉往西,街上就全是普通内地城市的样子了,电信和税务部门的大楼非常炫耀地站在那里,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沿街排开,店主说四川话的不少。

但在略有规划的居民小区中,拉萨城的居民仍然可以拥有自家的小院,住房也是较为传统的二层小楼。当然有些地方已经没有(或不让)建那种可以插经幡的屋顶(女儿墙?)了。但每一家的院门都仍然有一点传统样子,加几个装饰性的斗拱,门上还有椽子,还有装饰性的那种布饰。还有的人家在院门上放了耗牛头骨。

拉萨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7天中我们只遇到一次半阴天,其实也就是云多一些。大多数时候太阳照射的地方非常热,而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马上就能感到凉意。经常情况下,只需要穿单衣,那种所谓的冲锋衣都会热。街上以及景点,穿T恤的人很多。不过早晚是有点凉的。所以后来终于理解了藏装的优势,就是可以方便地脱掉一只胳膊或是整个上衣来对付中午的大太阳。 [阅读全文]

10/07/06 23:44:0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青藏铁路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说明]更多照片可以到Zooomr上面看,慢慢会传上去的。水平不高,机器也比较傻瓜。在列车上拍的都隔着车窗玻璃,有时会有影子。为避免首页太长,这一篇剪到“更多”里去了。

当初选择铁路,就是因为便宜,两张软卧才相当于一张机票;另一个想法是这样慢慢经历一下高原,也许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实在是英明,光是铁路旅游就已经值回路费了,还不止一倍。

这趟T27,从北京西站出发,经石家庄、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到拉萨,软卧约1250,硬卧约830,硬座只要300多块,全程约48小时。北京出发时间是晚9:30,到拉萨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

第2天睡醒时,列车已经过了西安(迷糊时好像还经过了华山),要经过宝鸡了,然后很快进入甘肃。以前也没去过这么西部的地方。在甘肃境内的路也还很有特色,铁路和公路,还有一条高速公路都在一个峡谷里走,边上或中间是一条河,滩地上偶尔出现一个村庄。就这么一路跑到西宁,已经是晚上7点了。

下面的路都是黑暗中经过,据说白天的话应该能看到青海湖。

从西宁到格尔木,列车也跑了12个小时。真是不到西部,不知道祖国多大。说起来如果只算经纬度的平均值的话,我国的地理中心是在兰州(考虑一下形状据说在西安)。从格尔木起,才算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进西藏的起点。格尔木海拔不到3000米,停车时许多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都跑下车去猛擦车窗玻璃,也有像我这样的傻乎乎地想感受一下高海拔的。其实3000米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点反应也没有:P

然后车窗外就是高原景色了,高山,荒原和蓝天。这里的山黑乎乎的,山脚处都堆着从山上流下来的沙子,不知是山体风化,还是从别处吹过来落下的。就这么突然之间,一座雪山冒了个头出来,列车员说是玉珠峰的一角。摄影爱好者们拿出设备,在车窗前占好位置,一通猛拍。其实到后来雪山更漂亮,但这些人就有点审美疲劳,出来的就少多了。
IMG_1982IMG_1982 Hosted on Zooomr

IMG_2003IMG_2003 Hosted on Zooomr

就在突然之间,列车右侧闪过一个大石头,赶快贴到车窗上看,只能认出两个字,昆仑,然后是一座羚羊雕像,已经过昆仑山口了。这里海拔4767米,列车里可能开始加氧,也没有感觉。

从这个地方开始,外面还是变成白色,公路上可以看到是湿的,慢慢就是天地一笼统的雪原景像了。这里就是著名的可可西里,地球上最原始的地方。同想像不一样,同电影可可西里中的也不一样,从列车上看到的可可西里基本上大部是一个大平原,平得不可思议,大得远处的山峦只有一点影子。
[阅读全文]

10/07/06 11:07:2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西藏之旅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IMG_2173IMG_2173 Hosted on Zooomr

虽然像许多人一样,去西藏是长久以来的梦想,但这次终于决定出发却没有经过太详细的考虑。这其中,我想,btsb同学的勇猛行为可能起了相当的作用。

此行之前,我也没有对这次旅游抱太多的希望,心想无非看些风光,人,建筑,了解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事物便罢了。但7天的结果却异常圆满,除去一些景致,还确实有些心灵上的体验,不敢说是提升或净化,但确实感觉到了一些变化。这不是说我受了佛的影响,要皈依空门了;这对我好像也不太可能,毕竟日常看论语圣经最喜欢找他背后的写作动机了。但以前佛教故事读得少,行程中不时生出些遗憾来。不过,可能读了也没用,因为藏传和汉传还是很有区别的。

感受到这种变化,是在回程的飞机上。翻开座位后面插着的杂志,“成都中轴线上尊贵府邸”、“真正水岸人家”的广告词冲入眼睛,让人喘不上气。除去尊贵,这些广告都刻意突出自己的轻松、超群、与世隔绝,这让我突然想到,这7天来我所享受的体验,不比他们宣传的强过百倍么?
IMG_2184IMG_2184 Hosted on Zooomr

如果看Google的卫星图,整个藏区都是崇山峻岭,但真正上了高原,却发现平地还不少,不说可可西里一眼看到天边的大平原,就是从拉萨城到机场的路,也修在很宽的河谷里,而这条路我在Googleearth上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可以修路的地方。高原给我的印象就是广袤的原野和原始的在平地上自由流淌的河流。当然,那里山太高太大,基本上在任何地方任何角度都可以做到出门见山(可可西里看到的天边也是大山)。

不知道这种地理给人怎样的影响,是否能让人心胸开阔或是其他,但天气却足以让人生出世事无常之感。这似乎是高原的常理,头上一片乌云,百米外阳光灿烂,刚才看到的前面黑乎乎的东西,等走近了才发现正在下大雨甚至冰雹。
IMG_2163IMG_2163 Hosted on Zooomr

是不是这种地理气候造就了藏民的性格,然后他们选择了这种宗教?总之我们所见到的人都非常友善,平和。在哲蚌寺有位妇女微笑着鼓励我们去献哈达,在青藏公路上看到一位年青人在磕长头站起时微笑着看我们一眼,然后又继续他的事业,那种平静的眼神我至今记得。

还有幸看了一个台湾人做的片子,里面讲到他问过那些挨个庙里点酥油灯,磕长头的人,他们的回答让他吃惊,这些穿着不怎么样也许非常贫穷的人,没有人讲这样做我就能如何,家人就能如何,而是讲希望能佛的慈悲降临,能普渡众生。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尚的台词,从普通信众的嘴里讲出来却有非同寻常的力量。

我们的生活中长久以来都没有宗教,即便有些影响也是实用的解释。如果读一些经典,就会发现宗教对于人生和世界也自有它非常深入的理解,那种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也一样让人赞叹。现在却依然流行用物资的富足和奢侈来追求心的宁静,不是南辕北辙吗?

(上面3张照片拍摄于9月27日下午6、7点钟的时候,当时列车正经过藏北的羌塘草原到当雄草原一带,再有2个多小时就到拉萨。拉萨晚上8:30天才黑。)

10/07/06 00:03:2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