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12/31/05

微软Live mail beta有点一般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除了Live这个词之外,这个产品目前表现相当一般,没有出彩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和当时刚用上Gmail时的感觉相比,有点失望了。我是通过这个据说是漏洞的方法用上的。

当初,用上Gmail之后,很快就惊讶于ID+***的用法,过滤器,标签,对话显示,真是惊艳。现在这个Live Mail,除了文件夹和邮件显示之间加了个邮件标题列表之外,没啥不同的,也许还有2G的容量?它这种三栏,加广告就四栏的显示方法,没有1600的宽屏是很不爽的,许多邮件内容使用HTML,限定自己的宽度,比如MSN自己的推广邮件就是,在1024的屏幕上根本看不全。

切到Firefox,倒也能工作,但提示说会缺很多东西;其实Fx下面没有显示邮件标题的列表,省出一大块地儿,还是很不错的。

目前还有Yahoo mail beta可以期待,从网上表现来看--Beta测试好几天了吧,也没见有评测--估计也没有新东西,难道被Google发明完了?

12/31/05 10:56:3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30/05

赞一下Eyou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因为清华校友网用的是Eyou的邮件系统,近来发现Thunderbird连不上它的SMTP了,总是报告连接失败,请检查,与此同时,Outlook却还能用。郁闷了一阵子之后,昨天突然想起Eyou开着个团队Blog,就跑去报告了一下,前面也有人说到了。没想到今天早上QYB就联系我,说已经确认,可以升级解决。

这个要超级赞。事实证明,Blog是很有用的。

12/30/05 09:36:2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通过Thunderbird 1.5将邮件备份到Gmail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邮件备份到Gmail是我一直有的想法,以前用过其他两个小软件,可以从Thunderbird的mbox文件中直接读取信件,一封封地发送到Gmail,如果网络好,这件事应该早完成了,可限于咱们的网络条件,在发送时总是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并且不知道问题所在,最后就放弃了。

现在Mozilla Thunderbird已经1.5RC版下载,在这一版中,邮件过滤器部分增加了两个重要的新动作:自动回复和自动转发,即可以将满足一定条件的邮件自动地进行回复(这里可使用预存的模板)或是自动地转发到另外的邮箱。自然,就可以利用自动转发的能力把邮件发往Gmail进行备份。

现在Gmail已经有2679MB的容量,应该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如果真的不够,那么对于这样的强力用户,我想再生成几个备份信箱Google不至于不高兴吧。

这里Thunderbird比前面用的备份小软件强的一点就是它可以使用安全连接,也就避开了前述”网络问题“。支持安全连接的SMTP所知不多,就直接用Gmail的好了,其设置可以参考Gmail帮助中SMTP部分的说法。但用Gmail的SMTP除了要求用户认证之外,信件的From会被修改为同一个Gmail账号,所以在日常发信时不是特别有用,但用于备份到Gmail也就无所谓了。

Tb中的过滤器在条件上不支持正则表达式,也不支持简单的通配符(Wildcard),所以有些不爽。这个特性已经有人在Mozillazine论坛上提出,相信会有回响。但好在它的条件还比较多,比如有”老于“××天或者从某日到某日,这基本上也就足够了。如图所示。

经测试,这个方法相当成功,有空时可以慢慢备了。

tb-gmail-filter-2

tb-gmail-filter-1

12/30/05 01:02: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27/05

Gmail的对话是按标题分的?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比较土,今天刚被人点出这一点,一直以为是比较正常的按Message-ID来区分的,试了几个信箱,果不其然,只要改变了标题,就单独显示,而信中的Message-ID和In-Reply-To都是正确的也不理会,以前真是想当然了。如果你某封信碰巧同某信的标题相同,哪怕它说的不是一件事,也会被归到一个对话中去(拿Yahoo发给Gmail的结果)。并经测试,这个匹配也看时间,太老的邮件它是不再去查找的,哪怕它标题相同。

怪不得在Gmail里回复时缺省就不显示标题,而要点击“编辑标题”时才显示出来让人改,这样在它那里的信就可以保持标题不变了。虽然有些客户端据称为搞乱这个Message-ID,但经实验,Yahoo mail,Hotmail,还有Thunderbird对这个的支持都是正常的,Hotmail在选项中设置后也可以看到信件的原文件。

在Gmail里面显示对话时,也只显示第一封信件的标题,可以说是对这个做法的支持,但Mail系统是要互通的,总不是一家,别人要改标题也是正常的,如果这样就不算作一条线,有点说不过去。

12/27/05 17:22:3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24/05

Debian Firefox改名一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最近升级Debian里的Firefox浏览器的话,就会发现它已经改名了,就直接叫做Firefox,去掉了Mozilla一词。这个问题应该在Debian社区内部争论很久了,LWN上有一个比较全的介绍,大概说一下它的意思。

Mozilla基金会是Firefox和Thunderbird的开发者,它们都在Mozilla Public License协议下发布,是标准的自由软件,但它还不意味着它们可以随意出现在发行版中。

还有一个问题是商标。Mozilla基金会持有所有这些商标(在Firefox里面点帮助,关于),而如何使用商标则要看它的商标政策。其中说,如果你要发布这个软件,并命名为Mozilla Firefox,就要遵守比较严格的规定,包括同Mozilla基金会签订一个协议,同时基本上不对软件进行任何修改。不能增加扩展,搜索引擎不能改变(因为它们都是付了钱的)等等。这同Debian的需求不符。

另外一个方法是发行“社区版”,它允许进行较多的修改,名字上可以用“Firefox社区版”,执行文件可以叫firefox。但基金会仍拥有对此命名的否决权:开发者个人或团队如果发布了低质量的软件并且补救措施不得力的话,它会要求开发者停止使用这个名字。

当然,基金会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要对商标保持足够的控制,确保它成为品质和安全的保证。这需要保证绝不会有人发布一个称为Firefox的软件,其中却包含有间谍件。我们还希望避免有人以官方名义发布一个不太稳定的高度优化版。

Debian计划的目标却是发布100%的自由软件(除去Contrib和Non-free),这就包括修改代码的自由。但Debian目前发行的Firefox是带有一些补丁的,比如扩展管理器就可以识别多用户系统,这超出了商标政策的许可范围。甚至,Mozilla基金会还要求连安全补丁也不能自己加。当然,Debian项目对这些协议是了解的,他们也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

而Mozilla基金会也希望能同Debian一同解决这些问题。方案大体是Mozilla认可Debian的能力,允许他们打上自己的补丁,同时使用社区版的名字,但对于Debian的用户来说,他们将没有这些权利。也就是说,Debian用户如果想再修改这个软件包,然后再发布的话,他们就得同Mozilla联系一下。

这等于一个只面向Debian项目的特殊协议,这同DFSG(Debian自由软件指南)的第8条冲突。那一条要求Debian项目不能有只面向Debian的东西,所有软件必须对所有人包括所有用户在内开放,使用同样的协议。

然后这个讨论就静下来了,也许处于某种非公开的状态。原文作者也说不好情况。如果完全没有达成协议,Debian当然还能以其他的名字来发布这些Mozilla软件,比如Iceweasel就是一个工作代号,也有人提议其他的名字。

Mozilla不会是最后一个希望控制自己软件品质的组织,所以这种问题还会继续存在。也许Mozilla应该放宽一些限制?

==
我个人是赞成Mozilla的作法的,Debian改名也是正确的作法,至于同DFSG冲突,则应该考虑这个包是否可以换个目录(?)。当然,这事也挺复杂,Firefox现在应用广泛,改名字影响也比较大。

搜了下Debian-legal,没有发现有更新的说法。这回改名,不知是因为有最终的理解,还是暂时这么做?哪位有更新消息,说出来听听?

12/24/05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23/05

开源中国社区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个开源中国社区,也许就是以前听报告听来的吧,它已经于21日正式成立了。但现在看它的主页,大标题叫“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是它的新闻稿中说的背后支持者之一;而另一支持者,“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页面上的链接目前也是错的。

所以有点搞不懂oss.org.cn是哪里了,它首页上倒另有一个“开源中国社区”的链接,里面的内容看上去似乎是找不到CSS文件了:http://coc.oss.org.cn/templates/rhuk_solarflare_ii/css/template_css.css

另外,OSS.org.cn站的提供下载的文档居然是Doc格式的。从Doc里面提供的联盟任职名单来看,都是大公司,所以这里就变成“联盟”了?这同新闻稿里说的不太一样。

【警告】那位玩六合彩的,你不要再费劲贴广告了,我会即时删除。同时,我已经向MSN报告你的行为了。

12/23/05 16:28:5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21/05

Debian新手apt-get/dpkg简明入门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简略翻译,原文在 All about Linux的Blog上。其实,这里有个更全的早就翻译过的APT HOWTO,强烈推荐。

Debian是最早的Linux发行版之一。它能引起公众注意就因为它让安装与卸载软件非常简单。在其他发行版还陷在依赖性的泥潭里时,Debian用户因为有更好的包管理系统而免受这些困扰。

所有基于Debian的发行都使用这个包管理系统。Deb包可以把一个应用的文件包在一起,大体就如同Windows上的安装文件。这里要介绍的就是如何使用安装包处理软件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用apt-get的第一步就是引入必需的软件库,Debian的软件库也就是所有Debian软件包的集合,它们存在互联网上的一些公共站点上。把它们的地址加入,apt-get就能搜索到我们想要的软件。/etc/apt/sources.list是存放这些地址列表的配置文件,其格式如下:

deb [web或ftp地址] [发行版名字][main/contrib/non-free]

比如Ubuntu是一个基于Debian的发行,它的Sources.list可以是这样的:

deb http://in.archive.ubuntu.com/ubuntu breezy main restrcted

你可以自己加上自己的地址。apt-get.org 上面有一些不错的地址列表。

设好地址之后,就要把本机上的软件库跟网上的库同步(只是软件描述信息,不包含软件本身)。这样,本机上就有了一个可用的软件的清单,命令如下:


运行成功之后,你就可以搜到在你的发行版中有哪些软件了,命令是apt-cache,运行这个命令是在本机是检索,而不连到网上。如:


这个命令可以列出baseutils这个软件包的情况,有还是没有,还有版本等。

看到库里有这个软件包后,就可以安装它:


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apt-get的威力了。如果baseutils依赖于某个另外的软件,或者一个运行库xyz.0.01.so,apt-get会自动下载这个包(或含有这个库的软件包)。这叫做自动依赖性处理。通常,如果你只用Debian软件库内的软件,是不会发生找不到包或包版本不对的情况的,除非用的是正在开发的Testing或Unstable版本。

卸载软件:


如果想看一下库里有多少软件:

Total package names : 22502 (900k)
Normal packages: 17632
Pure virtual packages: 281
Single virtual packages: 1048
Mixed virtual packages: 172
Missing: 3369
...

把本机所有软件升级到最新版:


最后是最强力的--把整个发行版都升到新版本:


升级时注意那些影响系统起动的东西,比如升级了内核,升级了grub或lilo等,这之后你应当重新运行grub或是lilo,让它们指向正确的位置,否则升级之后会工作不正常的。

用apt-get安装软件时,它会从网上(在sources.list里指的那个站点)下载所用的软件包,这个包将存在本机上,目录是:/var/cache/apt/archives/。时间长了,这里会变得非常巨大,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要想清理这个目录,可以运行:


还有一个自动清理功能,它只清除那些没用的或者是不完整的软件包:


这样在重装某软件时就依然能使用已经下载好的,而不是再到网上去下载。

dpkg - 底层一些的包管理工具

用上apt(高级包管理工具)之后,一般是不需要处理单个的deb文件的。如果需要,就要用dpkg命令。比如想自己装gedit:


卸载:


这里只写名字即可。还可以加上--purge(-P)标志:


这会连同gedit的配置文件一起删除,只用-r的话是不删除配置文件的。

如果不想安装一个deb包,但想看一下它里面有什么文件:


如果想多看点信息:


也可以用通配符来列出机器上的软件:


这会列出所有gcc开头的软件包:
Desired=Unknown/Install/Remove/Purge/Hold
Status=Not/Installed/Config-files/Unpacked/Failed-config/.
/ Err?=(none)/Hold/Reinst-required/X=both-problems
/ Name Version Description
+++-===============-==============-========================
ii gcc 4.0.1-3 The GNU C compiler
ii gcc-3.3-base 3.3.6-8ubuntu1 The GNU Compiler Colletio
un gcc-3.5 none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其中,第1个 i 表示希望安装,第2个 i 表示已经安装,第3个字段是问题(如果有)(这3个字的含义可以看上面那3行,desired, status, err),后面是名字,版本和描述。un就表示,Unknown, not-installed。

如果想看某包是否已经安装:


如果想看某软件都有哪些文件,都装到了什么地方:


如果只想看其中的某些文件,就加上Grep:


当然还有aptitude和Aptitude,前者是终端上运行的带菜单的工具,后者是X窗口上运行的图形化的程序。

还有,列出某包的详情:apt-cache show gedit
一些强制的命令:dpkg --force-help

12/21/05 12: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20/05

备份Del.icio.us和Bloglines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DeliciousBloglines是平时比较依赖的两个WEB服务,虽然稳定性尚可,但这两天却连续碰上服务关闭。Delicious是卖给了Yahoo,可能在换机器,还遭遇到停电事故,让人不免对Yahoo的技术实力有点怀疑;Bloglines是正常的通告后换数据中心,不算事故。可这些服务都在美国,它们即便正常换机器也选在美国人睡觉的时候,那就是咱们这边大白天,正是要用的时候。所以备份也就必不可少

同Delicious竞争的有Furl/Spurl/Blinklist等等,在Furl和Blinklist注册了,感觉都还可以。但在Delicious恢复后导出的工作费了牛劲,我在那里有806个链接,总是导出不完整,有时候出来的文件100来KB,一会多些到150多KB。我先是以为网络有问题,或者是什么缓存,可想想不至于。后来终于想到伟大的FW,架起代理再上,果然把全部文件搞到了,最后一个链接也出来了。在Delicious的Setting里面,Export出来的是Netscape/Mozilla书签格式的HTML文件;而从Post链接(http://del.icio.us/api/posts/all)出来的是XML文件。如果想看自己最早的一个链接,可以用这个链接:http://del.icio.us/YOURUSERNAMEHERE?page=THELASTPAGENUMBER 。

BlinkList导入相当顺利,而Furl则很不顺利,症状如同导出Delicious一样,我怀疑它在导入时又新开了一个连接,而且没有使用同样的代理,于是又遇上了GFW。所以现在我对Google的仰慕又加深一层,Gmail一开始就全程SSL连接是多么得明智。

Bloglines备份比较简单,它使用的OPML基本上是RSS阅读器的标准。我另找的是RojoNewsgator。这个东西我不用国内的,也不在本机上装软件看,原因不必再说。

现在比较重要的网络服务还有Webmail没有备份,我现在用的主力是Gmail和Yahoo Mail,表现一直不错,没碰上过几个小时不能访问的情况。我也曾试图把普通的邮件备份到Gmail,但找到的发送软件没有用S连接,因此也遇到FW问题,最后就放下了。

试用过这些备份服务之后,觉得还是Bloglines和Delicious最方便,这其中肯定有习惯的因素,但也确实觉得这两个服务简单得恰到好处,只提供最必要的功能,后来的这些功能上都要丰富,但反而用起来感觉不好。比如Rojo,界面也挺花的,还是整体一页,但不如Bl那个老式分帧的页面,Rojo要下下移动就连树形列表也要一块移动,找正在看的Feed非常麻烦。更简单的也有,就是Google Reader,但已经简单到不能用了。 [阅读全文]

12/20/05 18:27: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16/05

宣传文泉驿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我是一向鼓吹国家应当提供一套免费字体供全国人民使用的,因为这个国家指定了GB18030作为全国的汉字编码标准,并且是强制性的,但却没有一套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的免费的GB18030字库。所以,这一标准就变相成为字体公司的营销手段,这是不对的。

香港特区政府指定了10646,就提供了相应的满足标准要求的字体,放在网上供个人免费使用,这是非常正常而且正确的政府行为。

所以现在在自由领域内,字体不是个让人高兴的东西,好在各路大侠已经在努力自己制作,从少些的GB2312到现在的CJKExtA;从点阵再到矢量。文泉驿是其中首屈一指的项目,强烈建议大家去贡献一下力量。如果不是有特别多的时间,可以直接在网页上制作,制作过程就是点鼠标,Firefox浏览器以及Linux平台均可支持。

现在要制作的汉字已经比较复杂,做12点阵还将就,9点就必须减笔划了,这方面应该先看一下制作标准

QYT点名要我去,我当然义不容辞地就去点了两个复杂的:

[䨟_9pt]|[䨟_10pt]|[䨟_11pt]|[䨟_12pt]
[䨠_9pt]|[䨠_10pt]|[䨠_11pt]|[䨠_12pt]

水平一般,感觉还挺难的。大家多多支持吧,总有一天,我们会有一套完美的自由字体来用的。

12/16/05 22:13:3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15/05

gdm会造成不读取.xsession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很郁闷的错误,不知道为什么。起因是我一时想起来Gnome,就在gdm里面切换到Gnome里去看了下,再回来时还是进入了缺省的Xfce4,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切换,把输入法搞死了,可以运行scim或是Fcitx,Ctrl+Space就是叫不出输入法。

仔细观察发现,.xsession不知为何被略过了,到/etc/X11/下面去看,一无所获。

郁闷间想起再用gdm一下会不会恢复。果然在gdm上再选择一次窗口管理器,这回选了一下xfce(其实缺省就是),进来居然就是好的了。

不明白什么原因。gdm是 2.8.0.6-1。

刚开始出错时以为输入法有问题了,又从scim换回fcitx,当年是因为fcitx死活搞不定ooo中文输入才换的scim。这回发现fcitx进步还是挺大的,至少五笔比scim强不少,支持z键打头输入拼音,支持分号键开头输入英文,支持大写开头输入英文,这就很方便了。

12/15/05 23:55: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14/05

Firefox1.5占用内存太大的问题可能是adblock内存泄漏引起的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发信人: joyolee (joyolee), 信区: Firefox
标 题: Firefox1.5占用内存太大的问题是adblock内存泄漏引起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Dec 13 15:21:56 2005), 站内

英文论坛讨论发现原因是adblock的现有版本有内存泄漏导致现在动辄上百M内存。使用最新版本Adblock 0.5.2.056+或adblock plus 0.5.11即可解决。另外有称使用forecast插件也有内存泄漏,但已经可以自动更新。

我自己试了一下,装了新版以后连续使用一个多小时,内存只占了60M,虚拟内存40M,这在以前使用1.5从未出现过(以前一般这个时候已经用了200M内存了)。

ps:安装新adblock最好把旧版本先删除掉。

【注】经在Win2k上测试,效果比较明显,Adblock .5.2.056,也就是目前Update站上的那个,可能真有问题。Linux上面以前没注意,也不知有无效果。

另外,按Adblock页面上的说法,这个组开发人员可能不是特别活跃了,所以开发未必还能跟上,不如改用Plus,这两个东西ID一样,装Plus可以自动更新Adblock。

【再注】可能也不一定啊,Win2k上一下午又跑到90MB了。

12/14/05 00:02: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13/05

Linus批Gnome可用性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可能已经是件大事了,这位老大直言不讳地批评gnome开发者们不能从善如流,如果某功能不存在,他们不是说“这太复杂了”,而是说--或者总是说“这些功能会让用户迷惑”。Linus说话的语气表明他已经烦透了这个说法,甚至说老是认为“用户是傻瓜,功能多了会让他们迷惑”已经是gnome组里的疾病。更甚至,他把gnome的界面设计者叫做interface nazis。

Linus还说,如果你把用户当作傻子,那就只有傻子才会用你的东西了。

引起老大不爽的其实是打印设置框里的PPD的选项,gnome不提供这个,并有人给出上面的理由。但实际上我一下子就想到的是最常见的打开文件对话框,这在firefox里面就有,还有save as对话框。不得不说,这两个对话框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但在用法上确实是不同的;表面上看,你不能直接跳到某处去,实际上得点右键,更实际上点右键后会发现里面还有显示隐藏文件的选项;现在我也不知道如何从“主文件夹”上跳一级,因为它既没有列出..目录,也不提供直接的按钮;实际上open file和save as的操作在路径按钮上是大大的不同。一个看起来简单的东西,用起来却是相当复杂。路径不是文本框,却居然是一个个按钮,也不知是哪位的发明。

实际上我不喜欢KDE,最早不懂的时候,就不喜欢它的界面风格;后来它又有QT的许可协议问题,所以我基本没用过KDE,最多用的QT程序是qterm,然后是skype,至少我觉得,它打开文件的操作似乎要简单方便些。

我最早用过gnome,但机器比较破,现在还是duron,所以不太快,于是换成了xfce4,这个比较小巧快速些,但它也一样完全基于gtk+,平时用的gtk程序也很多,这些不爽之处是绕不开的。

但虽然gnome有些地方是改得甚至不如以前,但总体的可用性是一直在提高的。大家不要看了linus老大的鼓吹就放弃一个东西,凡事都要自己用过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开源社区里人个性强点,有时不接受别人的想法,倒也是常见的事。

更全的讨论还可以看OSDL的存档

12/13/05 22:37:1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07/05

Google的15件恼人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本来作者只写了15/6条,但综合页面上的评论,就超过了:

  1. 搜索一个词的定义时(define:fubar),没有拼写错误建议,而正常查询时都有--用得不多,普通查询时纠正英文拼写错误倒真的挺有用
  2. Google Analytics完全没有用上Google Maps的强大牛力,显示地球比较惨--至今没有收集到我的网站的数据
  3. Gmail显示了被分到垃圾箱的邮件数量,因此作者总是要去检查一番;虽然99%的垃圾都被分捡出来,而Google从来没有错分过,但还是让人不舒服--当初多少人哭着喊着要Google加上这个数字啊
  4. Greader和Gmail使用不同的界面,而它们的数据本质上没有区别;Yahoo最近就是这样做的--Greader真是超级不好用
  5. 不能从reader中导出加星的条目--没用过
  6. 如果在Google local查询时不小心把地址输入到了“查地图”那里,只能再拷贝到找路线那里--没用过
  7. Orkut活着--确实不容易
  8. Google快讯对最新的WEB信息收集不太好,但更差的是MSN alert--确实不太好,甚至有错误,分不清正文和评论
  9. 图书搜索只让看几页,实际上再搜一个出现在最后一页的词就能再继续看下去--这个吵了有一阵子了,不知有无变化?
  10. Google雇用了Vint Cerf,却不听Tim Berners-Lee的话,被它废弃的地址,如google print,已经不能用了,这是反web。
  11. Google的翻译技术得过奖,但却没用在客户身上--机器翻译综合第一?
  12. Google园区里有许多Linux Geek,但它的软件却从来只有Windows版--超级不爽的问题,连skype都有Linux版
  13. 所有这些可恶产品的Blog,他们应该只开一个blog,而多一些作者--所以一般只看第3方的嘛
  14. Google Accounts页面看上去就像新手在Frontpage里做出来的--嘿嘿,可不止这一页
  15. Google groups的UI设计极其糟糕--作者敢这么说是因为作者是色盲,他有切身的体会,我没有这个感受足以证明我不是色盲
  16. 不能用正则表达式搜索
  17. Gmail的垃圾和废件箱不能方便地清理,号称的30天自动清理似乎从来不工作--我的trash里面有04年的垃圾信
  18. 邮件搜索功能比WEB搜索差许多--我也有这个感觉
  19. 搜索中大小写的区分?

好像前两天看过一个blog秘诀说写**十大这样的题目能吸引人,不自觉就抄了两篇了:)

如果在debian上升级vim,然后启动时出现找不到syntax.vim的错误,而vim64的路径也在/etc/vim/vimrc里面的话,那个原因是不明的:P但是--purge删除再装一遍居然就好了。

如果要写一串HTML列表,vim就实在太方便了:到列表第一行,C-v,j,j...直到列表最后一行,I,列插入,输入“<li>”这个标签,按下ESC。

12/07/05 00:01:5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06/05

喜欢微软的10条理由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是Downloadsquad推出的理由,它认为虽然微软现在已经不是最Cool的,但也确实值得在年节快到的时候得到一些敬意。
  1. 喜欢微软让计算走出Geek王国
  2. 喜欢去恨微软--任何计算机问题都可以怪它
  3. 喜欢微软最近的开放--它的员工在写Blog
  4. 喜欢微软在市场上超级灵活--这么大个公司真的挺不容易了
  5. 喜欢微软创造财富的能力--如果没有它,多少人会没事干啊
  6. 喜欢微软让自己人富起来的能力--据说在微软之前,员工得不到这种权益
  7. 喜欢比尔和梅林达基金会--捐了290亿美元了
  8. 喜欢保罗·艾伦的冒险--应该是投资吧
  9. 喜欢鲍尔默--品味独特
  10. 喜欢,时不时地,微软也会创新--比如许多人根本不知道的Bob,据说盖茨夫人当年就为这个项目工作,还有OneNote。


12/06/05 17:08:4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05/05

Thunderbird 1.5rc1带中文附件的问题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Thunderbird 1.5rc1,算是目前最新的“发布”版,但不是正式发布,只是个候选,所以有问题也难免。今天发现它在发送中文文件名的附件时,会彻底把文件名搞乱,成了att2389472934.dat这样的,其实内容没有错,改一下后缀,也一样能打开,比如Word文件,PPT什么的,都是如此。回家来试了没有更新的1.0.7英文版,倒是一点问题没有。

所以,如果是有相对重要一点的任务的,还是用正式发布版,而不要用这种候选版。

解决】经Murj提醒,原来BBS上早有同学发现问题,同时也发现了解决方案:

发信人: bfdream (蝴蝶梦), 信区: Firefox
标 题: 解决thunderbird 1.5rc1发送附件的问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Nov 19 23:35:32 2005), 站内

前段时间把thunderbird从1.0.x升级到了1.5rc1
很多同学就告诉我,我发的信中的附件都看不了,后来我试验了一把,
发现只要附件的文件名是中文的,其它的客户端例如foxmail等就无法收取
清华邮箱的web界面也不能正常显示附件

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是
为了遵守RFC 2231的标准,Thunderbird 1.5改变了编码方式,
如果要让Thunderbird的文件名回到与老的1.0.x版本相同的格式的话,
可以用about:config修改mail.strictly_mime.param_folding的设置为0或1

哎,符合标准的反而要把自己修改得和标准不一致来迎合其它的软件


也有在Bug上的讨论,当然这不能算Bug了。

看Bug讨论,除了Unix下传统的Pine/mutt/evolution之外,其他客户端都不认这个标准:(

12/05/05 22:10:51,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03/05

居然又编出个软件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zoto-linux
甚至得有两年了吧没做过make这件事,今天终于因为zoto.com上载不爽而用了它的上载客户端,所幸居然有Linux版,还是源代码,要用就只好编译。

它用QT,没装过开发包,先装qt3-dev-tools,里面有qmake等工具;再是libqt3-headers libqt3-mt-dev,它们还会连带依赖其他一些包,apt-get处理这个还不错。

然后会缺xmlrpc-c,也就是xml-rpc的C语言库,debian最新也只到0.9.10,会出错,看了zoto的论坛,了解到要装到最新版,到sourceforge.net上下载,还是源码包,编译。

xmlrpc需要libwww或是curl,这个可以直接apt装。

编zoto到后面还要求libexif,apt-get装上。

终于最终没有出错地编出来了。只有一个400多KB的文件,名为zulu,运行,会说缺库,就是自己编的libxmlrpc的几个so,缺省装在/usr/local/lib下,我懂标准作法是怎么样的,我就是到/usr/lib下建了几个连接,运行就没有毛病了。界面功能同windows版完全一样,只是这个小软件居然没有出现在任务栏上,找它颇为费事。本来源代码就在这里,如果懂的话,可以自己改,可惜对QT,甚至对GUI一窍不通。

这个zoto图片服务别的都好,就是在我这里速度不如flickr,上载也经常失败,最后抓图只好贴在flickr上。

12/03/05 00:09:13,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怎样进入Google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题目我以前写过,虽然只写了这么一小段:

GoogleBlog说,每个Google员工进入Google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有的是就发个简历,有的是毕业就去,有的是内部员工推荐,也有的是因为发明了用条码卡片播放音乐的机器,所以他们要推出一系列文章来介绍这个过程。第一位是做系统管理员的,因为半年前发现了Google的域名解析上的一个问题,在同大人物通过几次邮件之后,就得到推荐了。


这个小段居然被人转

今天又看到这个系列故事的第2篇,又讲了一位Google工程师的面试经历。他在Google的数据中心干活。当初他刚毕业到墨西哥去玩,玩之前投了简历,然后在墨西哥他找到个网吧看了下信,居然有回复,后来他经历一次电话、一次现场面试,就被录用了。他总结说,满足条件的可能有不少,但他的Coverletter写得好,上面是他穿着Google T-shirt,我想是个照片吧;并且,拍了许多Google的马屁--如果真心的话似乎不应该再叫PMP,是吧?

他最后总结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 千万不要低估你最喜欢的T-shirt的威力,2- 出去玩时也不要忽略邮件。

当然,除去这种故事,我们还经常听到某大牛去了Google,比如互联网之父,Mozilla核心成员,还有Gaim开发领袖。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计算机技术上够厉害,Google是可以进的。

当然,还有故事告诉我们,技术不牛的也可以通过6轮面试进入Google。

而这位资深Google员工告诉我们,Google也要“聪明的好人”。

这个系列故事是发表在Google官方Blog上的,Blogspot大体是看不了,那就一下,结果还是

12/03/05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02/05

GPL v3公众讨论即将开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是GPL这个自由软件使用许可自1991年发布第2版以来(1989年发布第1版),首次进行大的 修改。1月16日-17日,FSF将在MIT举办会议,会上将发布GPLv3的第一个讨论草案,其后这场讨论将持续到2006年秋,最终的v3正式版将在2007年春季发布。

GPL,即general public license,通用公共许可,是自由软件开发者采用施加于软件,并要求使用者接受的协议。按RMS的说法,他保护人们学习、复制、分发和修改软件的权利。当然,这种保护是在一种比较苛刻的条件下实现的,即要求所有基于它的修改也必须使用同样的许可协议,复制分发时也必须保留这一协议不变。所以它有传播的特点,但它确实保护了一个软件不会被谁盗取,只要采用了GPL,任何认可GPL许可的人或公司都可以在该条款约束下自由使用它,包括用它来赚钱。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一切都在现行版权(著作权)的框架内实现,也就是说GPL是完全遵守版权法,并尊重一切人的版权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别的对自己所有的版权的处置方式。另一方面,盗版是开源/自由软件的天敌,这话说得不过分。

现在可以在FSF的GPLv3专门网页上进行登记,加入其邮件列表,这样可以接收到最新的发布并参与讨论。据说此次修改将集中在对专利的处理(比如有人提起针对GPL软件的专利诉讼,则将自动失去使用GPL软件的权利这样的条款),以及更加明确GPL软件的使用范围,比如网络环境下和特定硬件等;另外还会考虑降低一些门槛,增加同其他开源许可协议的兼容性等等。所以不论是准备用GPL来发布自己的作品,还是准备或已经在使用GPL软件(比如Linux),都应该关注这个讨论,并提供自己的意见。

12/02/05 00: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12/01/05

有关桌面Linux的调查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Linux大本营OSDL(据说由于它的存在,美国大西北的俄勒岗州已经成了开源运动中心了,虽然Linux在所有开放的源代码中只占3%)下面有个桌面Linux工作组(DTL),上个月它们搞了个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阻碍Linux在企业桌面环境中使用的因素,我当时也很认真地给他填了一遍,现在看简体中文用户居然有210人,大家还是很关注的。

目前这个调查的基本结果可以在网上看到,同时也有比较全的PDF下载,有些结果还是比较有趣的。

在桌面部署Linux的原因:
  1. 员工要求
  2. 竞争对手已经成立部署
  3. 总体拥有成本
  4. 降低授权费用
  5. 安全
  6. 可获得源代码
  7. 公司要求
  8. 对目前的桌面操作系统不满意

这里Linux主要是做为一个开发工具或平台进入企业的,并没有太强的同Windows竞争的因素在里面。当然费用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部署Linux最关键的应用:
  1. 电子邮件
  2. 办公软件
  3. 浏览器
  4. 数据库应用
  5. 开发工具
  6. 业务专用软件
  7. 内部开发的应用
  8. 安全远程连接
  9. 个人信息管理
  10. 音频视频播放器
  11. 即时通讯

很显然,现在大家都认识到电子邮件或者说企业通讯是最关键的应用,正如Exchange+Outlook对微软的意义一样。但Linux平台上现在确实缺乏这么一套。说起来收发邮件,协作平台也都有,thunderbird在功能上不输给任何邮件客户端,但真的在企业环境下的整套的解决方案似乎没什么出名的。另外的浏览器,办公软件等也处于同样的境地,说起来都有,单独用起来也还不错,但放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似乎都不太有力。

浏览器必须支持的插件:
  1. Flash
  2. Acrobat Reader
  3. OpenOffice
  4. Quicktime
  5. Shockwave
  6. WMF audio/video
  7. Real
  8. 在线会议
  9. Java/ActiveX


说起来Flash目前在mozilla浏览器上也还将就,Linux平台也可以了;PDF的插件我宁愿没有,还有专门扩展把Win平台下的PDF直接嵌入浏览改成下载;多媒体方面比较惨,都没有厂家的支持;Java基本上没有问题,ActiveX还是算了吧,微软都不准备放在浏览器上了。

确实多媒体这方面,主要是网络多媒体这方面,Linux浏览器确实差点劲,但主要同厂商有关;但即便有了这些插件,如果写网页的非要用activex的话,还是没有办法。

最主要的阻碍因素:
  1. 应用--主要是指非开源的大型商业软件
  2. 外围设备支持--USB,数码相机,PDA等,确实是比较让人提不起精神来
  3. 最终用户培训--习惯的力量太强了
  4. 硬件OEM支持--现在都是卸掉OEM的Linux再装盗版吧
  5. 网站内容--许多内容Linux下看不了也不是开源社区的问题啊
  6. Windows应用--这太难了
  7. 易用易安装--这个可以改进,但习惯的力量实在不能小视


这个调查虽说是针对企业的,但许多问题对普通个人用户也是一样,Linux不是不能用,但确实在许多方面尚有不及格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厂商支持不够,以及已经建立的用户习惯。这其中也有相关的依存,随着Linux为越来越多的用户了解,解决起来也会变得容易起来。

我觉得现在对于Linux实在是有不小的机会,其一似乎计算机技术处在一个比较平缓的时期,正是往前赶的好时机;其次,许多应用也许都要转向网络,是不是要用那么多的多媒体也大可商量,在这方面,Linux被落下不多。

12/01/05 00:08:3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