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03/18/05

遗像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可怜我上水木多年,居然没能在最后时刻给水木和我战斗过的版面来个遗像。还是maomy同学瞅空进去搞了一个。

这说明我其实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从来以好的方面想他人和社会。今后,我要学习鲁迅,再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们阴暗的心理。

同时,如果还喜欢本站的话,请记录一下新站域名:blog.cathayan.org。barb.51.net会在34小时内随时无限期关闭,不再提供任何信息服务。

新站所用的主机来自一个新近出现的主机提供者,服务器不一定很稳定,RSS也因为自动添加广告的缘故不能使用。不便之处,还望海涵。

03/18/05 13:17:0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丧钟为你而鸣!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从Internet说起
——王小波

我的电脑还没连网,也想过要和Internet连上。据说,网上黄毒泛滥,还有些反动的东西在传播,这些说法把我吓住了。前些时候有人建议对网络加以限制,我很赞成。说实在的,哪能容许信息自由的传播。但假如我对这件事还有点了解,我要说:除了一剪子剪掉,没有什么限制的方法。那东西太快,太邪门了。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想要审查太困难,不如禁止方便。假如我作生意,或者搞科技,没有网络会有些困难。但我何必为商人、工程师们操心?在信息高速网上,海量的信息在流动。但是我,一个爬格子的,不知道它们也能行。所以,把Internet剪掉罢,省得我听了心烦。

Internet是传输信息的工具。还有处理信息的工具,就是各种个人电脑。你想想看,没有电脑,有网也接不上。再说,磁盘、光盘也足以贩黄。必须禁掉电脑,这才是治本。这回我可有点舍不得——大约十年前,我就买了一台个人电脑。到现在换到了第五台。花钱不说,还下了很多工夫,现在用的软件都是我自己写的。我用它写文章,做科学工作:算题,做统计——顺便说一句,用电脑来作统计是种幸福,没有电脑,统计工作是种巨大的痛苦。

但是它不学好,贩起黄毒来了,这可是它自己作死,别人救不了它。看在十年老交情上,我为它说几句好话:早期的电脑是无害的。那种空调机似的庞然大物算起题来嘎嘎做响,没有能力演示黄毒。後来的486、586才是有罪的:这些机器硬件能力突飞猛进,既能干好事,也能干坏事,把它禁了吧……但现在要买过时的电脑,不一定能买到。为此,可以要求IBM给我们重开生产线,制造早期的PC机。洋鬼子听了瞪眼,说:你们是不是有毛病?回答应该是:我们没毛病,你才有毛病——但要防止他把我们的商务代表送进疯人院。当然,如果决定了禁掉一切电脑,我也能对付。我可以用纸笔写作,要算统计时就打算盘。不会打算盘的可以拣冰棍棍儿计数——满地拣棍儿是有点
难看,但是——谢天谢地,我现在很少作统计了。

除了电脑,电影电视也在散布不良信息。在这方面,我的态度是坚定的:我赞成严加管理。首先,外国的影视作品与国情不符,应该通通禁掉。其次,国内的影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做出的作品也多有不好的……我是写小说的,与影视无缘,只不过是挣点小钱。王朔、冯小刚,还有大批的影星们,学历都不如我,搞出的东西我也看不入眼。但他们可都发大财了。应该严格审查——话又说回来,把Internet上的通讯逐贞看过才放行,这是办不到的;一百二十集的连续剧从头看到尾也不大容易。倒不如通通禁掉算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只看八个样板戏不也活过来了嘛。我可不像年轻人,声、光、电、影一样都少不了。我有本书看看就行了。说来说去,我把流行音乐漏掉了。这种乌七八糟的东西,应该首先禁掉。年轻人没有事,可以多搞些体育锻炼,既陶冶了性情,又锻炼了身体……这样禁来禁去,总有一天禁到我身上。我的小说内容健康,但让我逐行说明每一句都是良好的信息,我也做不到。再说,到那时我已经吓傻了,哪有精神给自己辨护。电影电视都能禁,为什么不能禁小说?我们爱读书,还有不识字的人呢,他们准赞成禁书。好吧,我不写作了,到车站上去扛大包。我的身体很好,能当搬运工。别的作家未必扛得动大包……我赞成对生活空间加以压缩,只要压不到我;但压来压去,结果却出乎我的想像。

海明威在《钟为谁鸣》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但这个想法我觉得陌生,我就盼着别人倒霉。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後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亚利安人。後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後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

【按】当初HT倒掉的时候,SM上面似乎有些幸灾乐祸的声音。但我自己也在HT上呆了很长时间,在几个版上同人论战也不是一次两次,其中的公民和农村版都有不少值得看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东西。当然,HT倒掉之后让许多原本的妄人开始进入水木,以至于后来水木上有人因此而怀念HT,但水木的风格在那里,这种人倒也呆不住。

但不得不承认,水木被封是很让我震惊的,因为自2000年以来,它就在校方的管理之下,版主大多管理非常严历,那些话题本来就少,版主或站务总是见到就删。基本上就是技术类/学术类/情感生活类/社会信息类的东西,对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事实证明,这样的东西也不能存在。也就是说,闲呆着吃吃饭聊聊天也是不行的,你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03/18/05 11:04:3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7/05

悼念我心爱的水木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33号令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了,但对没文化的人来说,这远远不够。昨天下午,突然间,好好登录的smth断掉了,本以为是网通的ADSL又掉线了,检查一下没有。换个BBS2的域名又登了上去,然后就收到站务的信,说是“水木清华站近期很可能会继续根据环境变化,对核心管理政策进行实时的调整,其中包括可能对开放的 IP 范围进行暂时的调整。”具体地说,就是教育部要求“高校BBS 必须向实名制下校内交流平台改造”,而“水木清华被要求作为典型实施。”

就这样,陪伴我将近9年的一个网站离我而去。

1996年年底,在实验室的占到学长们上这个网,他们用的是UCDOS,运行一个命令来启动网卡和TCP/IP协议,然后telnet,配网卡似乎非常麻烦。当时的贴子似乎技术类居多,版面也少。我只是看,很少发言。后来做项目换机房,也许因为保密的原因,这个机房电脑虽多,网络也好,却没有接入校园网,也就有很长时间没有登录,只是偶尔到其他同学实验室去的时候登录看几眼。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网络条件就相当好了,水木就成了我每天必登的网站,在上面花费的时间也相当多。

在水木上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它带给用户的不只是网络,它带来欢乐,带来忧伤,带来知识,带来荣誉,在1998年春天还带来热血沸腾。有一阵子家里发生一些事情,心情很差,完全没有信心,就经常看星座版,看到今天运气好就高兴一下。有时又看一下笑话版,在平淡的日子里找些欢乐,这个版是水木的大版,校外 IP相当多,可谓无奈的社会生活的一个反映。

水木最宝贵的还要数它的电脑技术类信息类版块,从买卖二手元件到kernel hack无所不包,不时会有相当有水准的讨论,而日常的问与答更是解决了多少人的急与难。精华区的收藏更是珍贵,通常都是我学习一种新技术的第一步。在这些版上,对于IT业的讨论经常被认为书生意气,也许这正是水木的可爱之处,在没有过多商业影响的地方,对一些事情看得更清楚些。

读书,历史,科学,哲学,电影,家庭生活与求职,这是我后来开始看得比较多的版面。在读书版看人吵架,在历史版看初来的愤青贴2old的文章,在科学和哲学版看别人说话,在电影版看影评和影讯。在家庭版看别人生活的酸甜苦辣,自己也颇多释然。

诚然,水木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这种严格保证了它的水准。当然,这种严格并不能保证它的生存,它一样被封多次,本人也曾因为在特快的讨论而接到人生第一个警告电话。我也当过版主,半信息半技术,奉行无为而治的思路,一年之内也居然把一个个位数在线的版提升到了2位数在线。

具往矣。哀莫大于心死,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生活本已不易,还是轻松点吧。话说这个过程里还有一步,先是特快不允许校外访问,这一招是个怪招,不理解。其实特快早已经不是当年了。又可能是因为虽然封了校外访问特快,但特快上依然讨论什么打死人的事件,进而上到10大,最终决定全封吧,因为虽然全是校内的讨论,估计也是招招见血,句句封喉吧。

这个前奏呢,当属前些的全国BBS统一维护,当时就有传言说要封,最终水木两天换了新服务器又重开了。这次换服务器,还是HP的,AMD芯片,永久租借性质,不想这两家公司的一腔热血全洒在了永冻土上。不过,封了校外访问之后,校内同学访问估计很爽吧。可怜KCN,Windtear等名流高手现在也是校外人士,不知是否建好了通道。

03/17/05 09:53:3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6/05

苹果机正在走向普通用户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苹果公司近来风头强劲,但真正重视它,则要归于去年某次逛中关村的经历。那次是在海龙,上面几层卖笔记本的地方,不少店里摆着ibook,白白的,很漂亮,这不算什么,重要的真的有人在挑选,像挑一台IBM那样。后来就发现BBS上开了苹果版,也开始有简体中文的苹果社区出现。这和以前Mac机只用在印刷行业中大不相同。

我对苹果不算陌生,虽然没有用Apple II的经历,但从1998年起就经常有机会用一下,以至于有一阵子可以在BBS上给人解决如何在PC和Mac间共享文件的问题。那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色,就是以这样的句子开头:组里来了个老外,用的苹果机...当年WWW之父TBL来演讲,就是Mac本。

现在都是OSX,还没有机会一试,但它基本是个UNIX,所以多数概念也很一样:

上BBS要telnet -8
有个ISQ可以连QQ
FTP不能显示中文
Root是个啥,我这咋没有呢
iterm真能输入中文
中文文件名死机
招行的网上银行没办法用
访问linux smb乱码
哪有officeX
拷贝Windows字体好像不管用
移动硬盘用不了
没有分区?!

用linux桌面的人一看这些就会发笑,大家都一样嘛,但我感觉linux现在要比mac在解决问题上先进一点了。其实现在Mac机或本都不算贵,系统也很成熟有特色,又有苹果公司在集成,又可以使用现成的许多linux软件,真的很有吸引力啊。

03/16/05 01:08: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33号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个事,不知大家如何应对。出于最坏的打算,就是要转移,转移就要备份,数据,程序,配置。20号留个空门吧。

03/16/05 00:20:3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5/05

打倒软件专利及Mplayer的出路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上周一,欧盟部长理事会强行通过了软件专利法案,大的软件公司都很高兴,小公司或个人或开源界都很不高兴,几大开源组织都在当天把主页变成全黑以示抗议。而主服务器设在匈牙利的Mplayer更是至今都是黑色。

当然,软件专利在美国已经是事实,我们正可以从中看到软件专利的荒谬。2004年4月27日,微软获得了一项专利:按时间不同按下硬件按钮以启动程序的专利。很玄吧,其实很简单,就是点击鼠标,间隔较短时间或较长时间,一下或两下,或多下,这都是美国常用律师术语,模糊不清而无所不包。换句话说,如果微软愿意,它现在可以向全世界所有软件公司,所有计算机用户发律师函,要求支付专利使用费。

当然,微软没有这么做。这也可以理解,微软申请这样的专利也许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自己成为觊觎它那几百亿闲钱的人的目标。

软件专利之所以经常受到反对,比如现在欧洲议会正要求欧盟理事会重审这个法案,是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软件专利不同于实物专利,它有一定的思想性,而最基本的版权原则之一是保护实现方式,不保护思想。当然,这其中的界限很难区分。但不也是完全无法区分。比如现在大家都用的即时通讯软件,MSN什么的,你会很自然地想知道你的聊天对像现在正在做什么,你希望软件能显示他/她正在无聊,正在发呆,正在敲字,很正常的想法。这是这个想法,也同样是微软的专利,如果其他的QQ/ICQ/Yahoo想实现这个功能的话,就要冒被微软告的风险--这个领域里,我估计微软会乐意这样做。专利应该保护什么,它应该保护实现的方式,比如怎么判断用户在做什么,以及如何把这个状态通知给聊天对像的方法。

想法就是想法,很多情况下,思想只有一种。比如聊天状态,一种想法是“我想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想法?没有了,只有“我不想知道”。现在这想法是专利,你就只有白想了。又比如写小说的,无非悲剧喜剧,要是“写一个让人乐的故事”这个想法成为专利,我们岂不是只能看到很少的笑话么?世界又会变得多么无聊?

通过这种法案的人当然有他们的考虑,这样可以保护大的软件公司,让他们用一种想法就大大地赚钱。这种思路对拥有大型软件公司的国家当然有利,但对于没有这个产业的或是只有小公司或个人作坊,产业不成规模的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欧洲也有3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往大里说,这其实是先进国家保护自己的先进地位,打压其他后进的方法,正如100年前的先进国家今天还是先进,而100年来也很少有国家从后进走向先进。

国内也许正有人同Mplayer联系,把他们的主服务器放到中国来,但我担心管事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未必挡得住美欧的压力。倒是索马里一类国家应该是首选,派美军去都不一定理啊:mrgreen:

03/15/05 12:01: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4/05

Feed的翻译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近日翻译Firefox的帮助,因为它有看RSS的能力,所以经常要提到Feed这个词,到底怎么翻译呢,或者干脆不翻?只是这个词闭口发音,太不响亮。

初步写成新闻种子,是因为最近看BT看多了,但BT叫种子比较合适,在这里就不太合适。Google出几个讨论的,有以下选择:饲料,新闻聚合,供给源,新聞回饋,推播,新聞發布,新聞消息來源,網上新聞發布,新聞頻道,新聞飼料等。

评论:
所有叫饲料的,一律打倒
聚合,不太合适,多个feed集中到一起,planet那种
回馈,有了个回,可能看Feedback看多了
发布,这个意思不明确
频道,略有点意思,但离得远了点

意见:
在无线电术语中,常有 馈送,馈电,馈线等语,其英文即为feed,馈又是赠送的意思,所以,翻成“馈送器”如何?

大家有何意见?或至mozcn邮件列表讨论。

03/14/05 17:22:12,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2/05

微软怎么用Sun的机器?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里看微软买了一堆Sun的机器,AMD64的机器可以装64位的Windows来使,可还有不少其他公司生产此类机器。这两家公司看来是真的走到一起了。不过,Sun的策略是什么呢?成为一家高级PC生产商?生产机器预装Windows?微软又是如何想法?进军企业市场利用Sun的企业级技术?UNIX和Windows放在一起怎么合作呢?风格都不一样啊。

03/12/05 19:42:2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1/05

Mozilla基金会将不再继续mozilla套件开发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还真是挺奇怪的,也很令人遗憾。详情在基金会主席ASA的Blog上讲得比较清楚。基本点是两年前该组织就确定firefox和thunderbird这样的独立程序将是发展的重点(像是假话,因为thunderbird的发展一直很慢,直到发现大家对firefox的兴趣超乎寻常之后他们才开始加强Thunderbird的开发,04年初的事),所以为了保证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就取消无关的项目。但mozilla将交由社区维护,如果他们愿意,当然也可以发布1.8及以后版本,这个项目的名字叫Seamonkey,是Mozilla的开发代号。基金会本身将继续提供所有基础设施,CVS,Bugzilla等,同时也将提供1.7x系列的补丁。

其实现在mozilla自己做得也很不错,起动速度也很快,各种功能齐备,和firefox不相上下,并且在标签上右键时,关闭的命令在第1位,这比firefox放在最下面显然更方便。更有不少老用户一直在用mozilla,也有不少人更喜欢这种套装的方法,而不是全部分开。

有人评论说,这是基金会他们发现mozilla发展的很好,为了不同firefox竞争才出此招。有人甚至说到mozilla基金会是否会改名叫firefox基金会。

自Mozilla中国中心之后,对该基金会的印象又减一分。/.上面也有不少讨论。

03/11/05 11:42:3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10/05

成为运动爱好者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记得大学英语里有一课讲运动的,说“如果不能成为运动员,那起码要成为一个运动爱好者”,大意是这样的,没搜到具体怎么说了,总之这个意思印象还是很深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还真成了运动爱好者,倒不是有什么运动天分或成就,实在是有时候闷得慌,不出去跑一跑难解心中郁闷。跑了之后感觉氧气供应充分,整个人处于一种微醺的状态,得意洋洋,神清而气爽。跑步其实也成了我真正爱好的唯一运动。其后离了校园,再也没有那种跑步的气氛,更没有校园或操场可供使用,于是体重就逐步上升,身体开始变形。

近日终于在近处觅得健身房一处,价钱尚可,于是就上了跑步机。这玩意儿速度稳定,脚下不软不硬,又有一定强制性,不跑就要摔倒,感觉让我脚力倍增,一气跑上4000m还可以冲刺(不知道准不准)。不过第一任务是:减肥。

03/10/05 23:40:52,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8/05

升级到Nucleus CMS 3.2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ming的留言中得知,Nucleus CMS升到了3.2,第一时间就去下载,开始升级。方法和以前一样,先运行升级脚本更新数据库结构(?),再上载新文件覆盖旧的,再在css文件中加入以下几行,是出错信息的样式:

.error {
color: red;
font-size: larger;
}

顺便增加搜索关键词的高亮显示样式:

.highlight {
background-color: #FFFF33;
}

搜索还是需要改,是在/nucleus/libs/BLOG.php的第438行。

如果要改RSS的字数及带上HTML格式,改上述文件的1227和1228行。

如果不能运行phpversion()函数,则要改同一目录下的globalfunctions.php,行数在72行和1050行左右。这个不能运行version函数不知能带来多少安全性,我感觉51.net的PHP版本应该在4.2以上。

这次还更新语言文件到3.2版,主要是管理区的一些词也加入翻译了。这里提供下载(另存为)

03/08/05 21:38:4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7/05

尖音和团音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我说普通话一向被人嘲笑的两个音是:信,纸。按普通话,前者发间是xin,和“欣”是一个音,后者发音zhi,和“知”相同,而我的发音更像是sin, zi。后者通常被认为是分不清z和zh,但这对我不适用,我分得很清,比如“知识”这个词里我不会这么发音。前者看了吕叔湘讲方言的文章,没有发现讲这个区别的,但我一样分得清,并且可以发出xin这个音,只是觉得发sin这个音对我更省力,并且不用咬舌头。当然,老家当地全是这样发音的。

看吕叔湘文章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尖音和团音的区别,我知道的例子是“剑”和“箭”,普通话发音是jian,但更经常的我把后者发成zian,同样的还有个“贱”。吕大师还讲了另外一个:zu, ju(加两点,鱼之韵)的区别,这个想不出什么字来。

吕叔湘说,如果口音不同就分方言,第20里就要分一个,如果按发音系统不同来分(甲地同音的字到乙地不同音,并且成系统),中国得有数百种以上的方言,如果只抓重要特点,方言就只有八种左右。并且之所以可以称为汉语,叫做一种语言,是因为整个中国实际上用一种语法,也只有发音区别大,这要归功于统一的汉字了。

吕叔湘这个文章是1964年写的,当然也是提倡汉字拼音化,又提倡普通话,我以为这两者是矛盾的。拼音文字表音,中国各地发音差别太大,就是说普通话还有这么多的不同,如果再加上各种虚词,那用拼音写出来大家就不能懂了。

而在他这个书上,用汉字写出来的苏州话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个九成:俚走出弄堂门口,叫啥道天浪向落起雨来哉。啊呀,格片天末实头讨厌,吃中饭格辰光。这个不会比这段话更难懂:树上鼓堆着两鸟,桌鸟给诺鸟说,你往那边诺诺被,我快掉谢去了,诺鸟给桌鸟说你掉谢去我步住你,桌鸟脸一红说看你那鳖孙样!汉语拼音化,大家读书就是这样的啦 :P

(吕叔湘,语言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98.9,第2版)

03/07/05 12:47:5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们的符号还是政治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毫不意外,关于mozilla中国中心成立的英文新闻所引发的讨论仍旧是一个政治讨论,那邦家伙,包括所谓的参加过16年前事件的人仍旧把一切话题引到政治上。这个东西确实是我们难以脱离的,但看看现在的中国,并非一切都是政治,还有大多数不想尽可能避开它的人存在并生活着。他们不可能大富大贵,但终归可以活着,也可以干点自己喜欢的技术或其他方面的事。

西方人对中国仍然相当无知,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的东西仍然可以在他们那里得奖,事情和张艺谋得奖那个年月相比并无本质的不同。他们所了解的东方其实仍旧是日本。

也许再过几年,他们会开始把一切话题引向中国的商品,再过些年,才能慢慢得到一些关于中国社会的实情--其实一切和钱有关。

03/07/05 12:02: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6/05

推荐韦伯斯特字典Firefox搜索插件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我不用stardict,原因在于一次关于所谓“天才哲学”被版主删除的对话。当然我的英文水平还没有强到不用字典的地步,所以我经常用水木的Ctrl+V;有人推荐过词霸在线,可效果还不如水木;如果查不到,就查韦伯斯特在线了;如果韦氏查不到,我就认为这个词不存在,是新造的,那就猜了。

今天查词,偶然间看到M-W推出firefox搜索插件,安装也非常简单,装完就可以在搜索栏里看到,直接查词。太爽了,以后不用再先进主页再查了:D。

03/06/05 10:50:15,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3/05

Mozilla中国中心成立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看这个新闻,其实事情还没有发生,明天会正式发布吧。其实对于mozilla,尤其是firefox,国内民间的力量自发地做了不少事情,中文社群也算有一定基础的。

这个中心的成立是比较晚的,不知有无同现存的中文社群有过联系。所以现在他们的任务一打出来,我不知道原来在从事一些相关或相似工作人是否还会继续下去,比如翻译,比如中文版的制作。其他的工作,比如论坛,Wiki一类的知识总结,我相信还会很好地进行下去。

这个中心应该算是内地第一家有规模有来由的开源组织吧?

03/03/05 23:29:07,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众多的10周年纪念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Yahoo,3月2日
Apache,2月27日
Ebay,9月
Amazon,7月。在当时的usenet,现在的googlegroups上面,可以找到bezos招聘的广告。
Netscape,netscape navigator于1995年初发布,同年该公司上市
Java,3月23日
OpenBSD,它主页上说的
当然,还有Windows 95在8月24日发布。看/.上面说,一看这些,就觉得自己老了,实话啊。

03/03/05 17:23:36,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2/05

用哪种系统工作最有效率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个问题如果当做一般问题发到论坛或BBS上,版主应该手起刀落,砍了了事。但如果具体起来,倒也有不少新意:这位老兄自称有20年编程及Oracle管理经验,自称是GUI不感冒者,但最近又归依了苹果的OS X,号称这才是最有效率的操作系统

这位大侠通常在大型主机或UNIX机器上编程,也用过Win31/NT的桌面,就是为了看公司的信。而桌面上最多的东西仍然是一堆Term,Term里面不是命令就是vi。这样的高手自然看不上Win的桌面,对它的易用性不无愤怒,但对Mac OSX却是一往情深,这里是他的几个理由(没用过,看错了请补正),正是这些理由让他觉得用这个X他最有效率:

图标漂亮,又可调大小,意义明确;
定位文件快捷方便,比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不知好多少倍;
字体比XP的ClearType还要好,还不会随便乱掉;
首选项窗口易找好用,其中的分栏显示也好用;
几种有用的服务,似乎是放大字符,编辑文字(在所有应用程序中都可调用);
文字图片选中后可拖到桌面或其他地方;
文件夹可自定义色彩;
菜单栏永远在一个地方;
所有元件都有阴影显示;
内置FAX和PDF输出。

不满意的有:无虚拟桌面,无好用的Term,还有就是那个单键鼠标(虽然你可以自己配一个三键的)。作者还说Mac机上的东西永远在你可以想见的地方,用不着到处找。就我有限的Mac经历(OS8-9),此言不虚,不让动的根本没有,让你配的根本不用学,就冲着你想像的位置去找,不会有错。Windows的有些设计就有点华而不实了,桌面图标我现在根本不用,Xfce4根本也没有,开始菜单也很少用。

作者还用过KDE桌面,但因为Oracle只认证了Redhat和Suse,所以他也只好用RPM系统,最终在升级KDE的时候搞得痛苦不堪,放弃了。

我觉得那个给文件和文件夹自定义颜色这个特色实在是好用,X上的管理器还没有见过。另外正如作者抱怨的那样,各式程序涌入OSX已经让它的整体性受到了破坏,而这一点正是linux桌面还没胡做好的事情之一,比如拷贝粘贴就有好几种做法。另外还有字体,作者应该只用英文,似乎也不是一帆风顺。苹果转向UNIX看来吸引了不少有UNIX背景的专业人士啊。

就我自己来说,还远谈不上用哪种系统最有效率。但Windows老是让人不放心,病毒木马什么的,另外就是没钱买那许多正版软件。

03/02/05 18:19: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3/01/05

2005亚洲Debian小型会议 - 第2天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和昨天相比,今天到的人就少了,我虽然去得不早,也有个正式的座位,有个杯子可以喝水:D。今天先是Alex Schmehl讲非程序员如何帮助Debian项目。他说已经是Debian人员的,维护者,开发者等等,应该经常说“谢谢”,不论别人提建议,提Bug,还是报怨,都应该保持他人的兴趣。而另外,翻译工作仍然很重要,在DWN上来自亚洲的新闻非常少,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软件的翻译也很重要,而开发者应该重视翻译者,因为他们通常是读文档最详细,使用用软件最全面的人。

通常,开发者不适合的任务:可用性,设计UI,网站设计,写好的文档。而这些都依赖于非开发者,广大的用户来帮忙,这也正是非程序员可以帮上忙的地方。

报告Bug时应该有的说明:发生错误时你做了什么?本来应该是什么结果?究竟发生了什么?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当然了,如何能成为Debian开发人员或是维护者,那就更好了。如果要做Deb包维护者的话,应该Debian的哲学和工作过程都比较熟悉,还要注册ID之类的,还没有看过。总而言之,永远在招人

然后是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Scott Dier讲解他如何部署和管理大规模的Debian桌面,涉及到用户认证,授权,网络文件系统,各式网络服务;维护脚本等工作。他建议不要大批量购买机器,不论是台式机、服务器还是笔记本,最好先买来试试,再小批量购进;而为了让这些机器能一起工作,可能会需要不少的编程工作。他讲话实在太快,不得不带耳机。不过很可惜,同声传译也很多跟不上。还是看他的论文吧,有PDF和OOo版本。

接着是来自日本的Takatsugu Nokubi讲和CJK相关的搜索问题。同声传译似乎比较适合日本口音,并且应该懂日语,翻得不错。技术问题我就不懂了,只列几个有关的项目名字:htdig, mnogosearch, swish++, sary, namazu, estraier. 总之,CJK语言的搜索还是挺难的,分词不好办,编码多也很不好办。上面这几种在支持上各有千秋,通常因为日本黑客参与较多,所以日文支持较好。

下午的就没有再听了。

03/01/05 17:48: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