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n 27th Floor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主页 随便 电脑 电影 社会 阅读 下载 本站 存档

01/31/04

勇气号的大脑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勇气号是个机器人,当然就得有自己的大脑,这个大脑也就是个电脑,但这个电脑当然是稳定性超强的。按Space.com的报道,它用的是PowerPC的芯片,1990年代早期作品,就是用在PowerMac那类机器里的CPU,RISC架构的,应该是IBM或摩托罗拉生产,有128MB内存,外加256MB的闪存用于存储数据。操作系统是VxWorks,这是一款实时操作系统,名字叫做Wind River,可剪裁,稳定性不错,JPL似乎一直用它,这家公司当然也引以为荣啦。

这些东西都是经过Nasa改装的,所有的芯片要超强防辐射,多加不少电路,软件也要经过无数检测吧。不过看来Nasa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在这个火星车上,电脑只有一台,CPU也只有一块,也就是说没有备份系统,真够大胆的。前两天这家伙出了点问题,不得不重启机器。我想重启的时候那些工程师应该最紧张,心里一定在想还能不能起来啊?想想有时远程重启服务器时的心情就知道了,并且这里重启不成功可不能跑过去看啊。

火星车

01/31/04 01:00: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30/04

一台超小的Linux机器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From Slashdot:

这是一个个人作品,只有8公分×2公分那么大,比一个内存条还要小,重量小于12克。使用Intel PXA255处理器,带有4M闪存和64MSDRAM,有MMC/SD/SDIO接口,电压3.6v~5.0v,电流小于200mA。英特尔这个处理器是ARM架构的,所以用arm-linux-gcc3.2.2,核心2.5.70,MMC文件系统(不懂)。

作者把它称为Collar-top,比较形象。

mini linux box

01/30/04 00:26: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28/04

可卷曲的显示器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是菲利浦开发的。只能称为可卷曲,离可折叠还有点距离。背板及其中的晶体管是菲利浦的技术,而显示是E-ink负责的。

roolable display

01/28/04 00:56: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26/04

你最想看谁的桌面?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是Slashdot的一个问题,网友给出许多选择,从Bill Gates/GW Bush/RMS到SCO主席/RIAA的主席等等人物。确实啊,这些牛人的电脑桌面什么样子还真是有点吸引力,但肯定不易找到的啦。

这里有人做了点搞笑的:Gates的邮件Bush的邮件,这还容易做些。

01/26/04 10:51:58,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25/04

Macintosh 20周年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1984年1月22日,在美国超级碗比赛期间,苹果公司播出了著名的“1984”的广告,由此推出了更加著名的Macintosh计算机。这是第一款用户买得起(2495美元)的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从此开创了一个时代。

这里还有文章一篇──“1984传奇”,很值得一看。

01/25/04 00:29: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20/04

Linus在澳洲的访谈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是澳洲IT对Linus做的一个访谈,问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在这个访谈中,Linus讲到他到澳大利亚参加Linux活动的原因是因为它技术味很浓,而买卖的气味淡一些。此人真是很理想化,也许同他父母曾经的共产主义经历有关--那里的共产主义也许更纯净。当初Linux这个商标被社区送给他,其实也是出于对他个人品质或气质的一种认同,现在看来,他并未让拥趸们失望。看来他喜欢同技术人员在一起,但能同他一块讨论问题的人应该都是牛人中的牛人,Kernel黑客啊。

谈到SCO一案,Linus说它只是觉得它有趣,甚至为了满足法院的要求而花一星期工夫写了个小程序,来对自己的E-mail进行索引。而只有SCO的一项声明让他很愤怒。他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比较有趣的是,Linus说他对桌面也很有兴趣,比如Gnome。有大老这句话,桌面看来是很有希望的。但他表示Linux要在桌面上满足普通用户的需要,可能还得有10年时间。但在有支持的地方可能除外,比如技术领域或公司

Linus还发现一个电子像框用得是Linux,最想要的是一个Linux手机,但听说只在咱们这边卖,所以就用不了了。

01/20/04 01:34: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18/04

全球互联网项目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全球互联网项目》是由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于1999年发起互联网研究项目,研究对象包括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网络活动、网络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各种比较研究。

这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参加了此项有关“数字未来”的调查,并于1月15日同步发布了研究结果,可以在新浪的专题上看到详细的情况
  1. 最富的四分之一人口比最穷的四分之一人口更倾向于上网。
  2. 各国网民在家上网时间各有不同,新加坡网民每周在家上网时间高达8.3小时,而中国等国家上网吧上网时间更长,平均时间多者可达3.2小时。
  3. 美国57.3%的55-64岁之间的人上网。
  4. 除德国外,有大学或以上学历的人比高中或职业学校的人更可能上网。
  5. 韩国网民最信任网上信息,69.7%的网民认为网上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可靠的。瑞典网民最不信任网络,36%的人认为网上没有或只有少量信息是可靠和精确的。
  6. 中国人通过网络极大的增加了和相同政治观点、爱好、信仰的人群的交往,而同亲朋好友交往和原来没太大变化。美国人正好相反。
    西班牙和网民见面的最多(平均跟2.3个网友见面),而日本则不到1个(0.6),但中国网民中从未和网友见面的人数最高。
  7. 网民平均每周的锻炼时间多于非网民,日本除外。
  8. 在大多国家里,网民每周平均读书时间多于非网民,德国和美国除外。
  9. 网民平均看电视时间少于非网民。
  10. 被调查的大多数人不相信互联网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批评政府的政策,唯有中国例外。
  11. 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上网能够使人们更好的理解政治,中国和美国外。

这么看,网民真是勤奋学习、积极锻炼、乐于交往的大大的好公民。

01/18/04 00:34: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关于SCO的歌谣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SCO近来一会宣称要展示侵权源代码,一会又要把许可证发到欧洲去,新闻总是不缺的。搞搞笑也是可以的:

I had a company named SCO...
It died!
It died!
McBride said they owned Unix...
He lied!
He lied!
Why oh why is my company dead?
Couldn't IBM lawyers sue me instead?

Q: How come you can't circumsize Darl McBride?
A: Because there's no end to that prick.

Old McBride he has a company
He calls it S.C.O
and in that company he has some lawyers
and into court they'll go
With a FUD FUD here and a FUD FUD there
Here a line, there a line, i'm telling you, this code is mine!
Old McBride he had a company
Farewell S.C.O
Thank you, Thank you... Im here all week... try the veal!

01/18/04 00:29: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16/04

Matrix就要开始了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这是slashdot的消息,详细报道在Wired

根据这个报道,有一家名为Cyberkinetics的公司已经开发了一种接入大脑的装置,并能同计算机相连,以控制计算机,这个产品名为“Brain Gate”。

braingate

左下方是感应器,要植入大脑,同神经相连;左上是转换信号,可以把从大脑中感应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给计算机;右边就是计算机系统了,它可以解释这些信号的意义。

最为神奇的是,这个东西已经在猴子身上取得一定成功,猴子可以通过它移动屏幕上的鼠标!现在这家公司正在向FDA申请在人身上进行实验的权力,如果顺利的话,这个东西会在2007年上市。它最大的用途可能是帮助残疾人,让他们的手脚再动起来;坏一点的是电脑士兵,装上电脑他们就能更准确地处理更多杀人的事。Slashdot上充满了对这一系统的调笑。但它确实非常有趣,也很令人吃惊:终于可以读取脑信号了。

01/16/04 08:02:19,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15/04

黑客小说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国内写黑客的演黑客的都是外行,但近来又被什么网站翻出来的这个《我是一名黑客》是个例外,作者确实是懂的,但也有几个小错误:)

一不小心又看到这个评论(链接最下面,不完整),以为有点道理。


*看完这一节后,我想说两句,我十分同意小说中关于ms的os作为的评论,在destop,它的易用和兼容性的确是NO。1的,还有它的UI,如果你用过UNIX LIKE的CDE一类的桌面环境,你会觉得其实MS的UI其实中十分整洁和人性化的,而且单以UI的系统资源消耗而论,MS比其它OS的CDE小多了,毕竟MS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设计者(程序员和UI设计者),以及二十多年的UI设计经验;但如果拿MS的OS做SERVER,我觉得这是对SERVER ADMIN的灾难,总是一大堆BUGS让你提心吊胆(而且很多是致命性的,例如SQL INJECTION,输入法漏洞等,我一直不明白,这类低级错误为什么会出现在MS身上,他们的PRODUCT QUALITY TESTER是不是在上班的时候睡觉去了?至于那个IIS就更不要去说了,基本上,我觉得IIS==RUBLISH),PATCH打完一个又一个(是了,WINDOWS的SP4出了,大家赶紧去打吧,据说这次又FIX了N多个BUG...),唉,PNP(Patch aNd Pray),我一直很讨厌WINDOWS莫名其妙的做一些东西(我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如何关那些WINDOWS自已打开的TCP端口,135,139,443之类的,还有怎样彻底关掉那个默认的C$和D$,有谁可以告诉我吗?),还有,WINDOWS的系统管理一直使我很迷惑,MS总是会想出一大堆名词来折腾人,什么ACTIVE DIRTORY呀,DOMAIN CONTROLER呀,MMC呀,烦都烦死了,我以前做过WINDOWS服务器的ADMIN,我在那时一直担心一个问题:在这个时刻,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正在*控这台机器?我也觉得MS的OS对程序员来说是一个灾难,但如果你说你只用VISUAL BASIC之类的RAD,我要对你说一声:恭喜你,下面的几句话,你不用看了。我觉得MS总是当程序员是自已的傀磊一样,它总是会告诉你:你一定要这么做,你一定不可以这么做。别问为什么,因为它通常不会告诉你,实在不行了,MS又会想出一大堆名词来试图迷惑你,当你开始明白这些新的明词的意思的时候,更多更难理解的名词又出现了(你有用过DIRECTX的SDK吗?你曾试图了解COM吗?),在用它的API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系统干了些什么事,你说,这可以不痛苦吗?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会因MS程序员的配备先进和齐全而高兴(多美观易用的IDE呀,多详细的帮助呀)。我建议各位ADMIN和程序员不防走进UNIX的世界去看一看,开始的时候,或许你会觉得默生,会觉得有一点痛,但你当你开始在UNIX世界,上路了,我肯定,你会觉是VI其实很好用,你会觉得正规表达式很强大,你还会觉得系统管理实在太容易了,因为SHELL可以为你解决很多问题,你不用再为一大堆BUG提心吊胆,而且一切尽在你掌握之中,这是统冶者的感觉,我自已就喜欢这种感觉。作为一个程序员,在UNIX世界,通常都用C来写代码(当然还有PREL,但它是一种SCRIPT,我一直将写SCRIPT的人当做ADMIN一类的),在UNIX下写C,你会有一个清新、优雅的感觉,没有谁会对你指指点点,你会知道这个系统调用干了些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什么可行的途径,如果你不相信系统的建议,你可以看一看KERNEL的SOURCE CODE,甚至可以修改一下。还有,UNIX是很标准的,例如写网络的程序,你只要学会BERKELEY的SOCKET就行了,基本上所有UNIX的网络部分都是基于BERKELEY的(我自已很佩服BERKELEY大学,而且一直很想去BERKELEY念书,去见识一下BSD的发源地,但毕竟我的大学成绩太差,又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唉,别说了,心酸呀..)。最后,我要说,真佩服小说作者的技术功底和想象能力,感谢他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一编使我们着迷的小说。

01/15/04 00:42: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14/04

RMS的自由软件20周年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我已经不记得2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些什么,也许还在玩泥巴──冬天不太可能啊──那就是在打陀螺吧。可在地球那一边,有个叫Richard Stallman的家伙从MIT辞职,开始开发一套自由的操作系统。想想就生气啊,多少人梦想着能进MIT,这小子却一点不知珍惜。

RMS来中国的时候,有幸听过一次报告,不瞒您说,那是我英语听力最好的一天,我听得懂他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当时也是冬天吧,这位仁兄却穿了件T-shirt,上了讲台,趁着大家在找座位,众Fans正在整理讲台的时候,他套上了一件黑袍,剪裁式样类似于史太龙在《第一滴血》中自己制作的那件。然后就开始讲他那著名的套话,施乐打印机如何卡纸的故事。

听说老美学校里很重要的一个训练是演讲,看来在Stallman的身上真是体现地很清晰。他讲话没有啊/哈/Well/right这种东西,一口气说下去,没有停顿,也没有错误。口音标准,可以播音的那种,地道的美国东北腔,还和纽约还不太一样,倍儿有面子。

讲到最后,照例把那个著名的大唱片拿了出来,套在头上,说:I, bless you, in the church of Emacs。还真别说,那个大黑唱片套上去真有点光环的意思,不知道谁给他出的主意。从他说的话中也可感受到他对Emacs是相当得意的,都不说Gcc。

另外一个Stallman四处宣讲并且影响了许多Fans的说法是他对英语中Free一词很有意见,说免费和自由分不开,然后就夸其他语言,反正是在日本的时候夸过日语,到中国又夸了汉语,说他们这两个意思分得清楚。

20年来,Windows推出了5或6个非常重要的版本,每一版都有巨大的进步。但GNU系统却一直没有正式推出。其实它只缺一个核心,而Gnu原来的Hurd却至今仍没有正式发布。虽然有消息说Hurd 1.0会在2003年年底时推出,但仍然没有。

虽然自由软件原教旨主义一直相信只有以Hurd为基础的Gnu系统才是最正统的自由操作系统,但Stallman却已经不这么看了,他承认如果Linux问世再早那么两年的话,他就不会再开发这个Hurd了。也就是说他是承认Linux的自由软件地位的,不像有些人认为的Linus会随时收回Linux的版权──不懂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Stallman这个人很理想化的,他一直讲的是自由,而反对一切不自由。自由才是它的出发点,而不是什么门户之见。他还反对在Linux基础上运行的非自由软件,认为它阻碍了人们寻求自由软件的动力,但他也承认这样有助于自由软件的流行。这在他20周年的讲话中有所表现。他希望后来者仍然以自由为目标,加入这个社区,促进它的发展,哪怕还要好多年,哪怕不如非自由软件好用。

01/14/04 01:28: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12/04

折腾Debian,苦啊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别的发行版没有的问题它这里有,别的发行不爽的地方它倒爽了,真是有得必有失。

咳,事实证明,Linux要走上桌面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啊。

趁着装系统的功夫看了点开源文集,才发现Unix这东西设计的目标就是:给Internet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以工作的平台--当然这是美国国防部向柏克利下定单的时候的要求。

01/12/04 08:14:14,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10/04

关于IE/Mozilla/Opera的速度及其Crash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1.微软在IIS上做过手脚,IE连的时候,会自动采用一种非规范的TCP握手,没有SYN。这样IE连IIS比别的Browser快。详见:http://grotto11.com/blog/slash.html?+1039831658

2.你打开你的mozilla的prefs.js,加上这行:
user_pref(“nglayout.initialpaint.delay”, 0);

mozilla的render速度会加快。firebird用的值是250,mozilla缺省是500。(Win下面,该文件在\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Phoenix\Profiles\***\***.slt目录下,Linux下面都在自己根目录下,不说了。)

3.opera和firebird比IE load http/1.1的效率高,IE不支持pipeline。详见:http://nontroppo.org/wiki/WhyOpera

4.opera对W3C标准支持得不好,因此要比较页面render速度应该主要考虑khtml、gecko和ie了。

5.目前大多数crash由plugin造成,尤其是flash/java,不能完全怪到netscape头上,如果Wine能够再稳定一点,也许mozilla直接用windows plugin会更好。

6.启动时间目前已经大大改善了,参见prelink。

7.为IE定做的网页占大多数,这是另外一个原因吧。

IE的确是目前No.1的浏览器,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在任何方面都是领先的。

//上面文字的发表者是国内Linux界大大的牛人,似乎又是从slashdot上看来的,不过我没看到。

01/10/04 01:53: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09/04

Linux向桌面进军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IBM早就声称,Linux起飞的步伐已经是挡不住的了。这里就有theinquirer的消息表明,IBM已经开始在桌面上全面部署Linux了。这是从IBM的CIO发给员工的信中得到的。而这又是根据IBM主席(现在是谁?)给IT部门提出的一项任务(他们,包括中国的外企都喜欢用Challenge这个词),要求到2005年年底之前全面使用Linux。而这一计划还同IBM的随需(On Demand)计算有关。而这位CIO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开放桌面计划办公室来领导这个工作。当然,随着Linux的使用,上网的软件、生产率软件(就是Office、协同工作那一套啦)等都将使用开源的替代品。

大公司的参与对Linux是有好处的,虽然RMS并不这么想,毕竟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一个有严密组织的机构自有它的优势的。像上面那个生产率软件,一般人日常用得还是很多的,有IBM的参与,应该能有大的进步。

这样的工作不只是蓝色巨人在做,网上也有平头百姓在做,比如这位,开了一个Wiki,专门就写Linux环境的最佳桌面应用,从安装、硬件管理、网络、电邮、即时通讯、Office、图形图像多媒体、Gnome桌面行为、系统管理等诸多方面对Linux应用做了全面的介绍和品评,可谓有心人也。

01/09/04 02:17: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08/04

微软的广告进攻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微软的广告进攻

根据eWeek的报道,微软公司正在开展一项庞大的针对Linux的广告活动,号称要在最重要的IT媒体上连发6个月,以便打击Linux的发展势头。这个广告将把读者带到一个微软网站,以便让读者获取更多的事实(Get the facts)。

微软网站上的说服辞有三个部分,一是人员费用低,因此整体拥有成本低,基于IDC的报告;一是WinTel的机器比Linux机器便宜,基于Meta Group的报告;一是.net比Linux/J2EE的开发和支持费用低25%,基于Giga research的报告

当然啦,这三个报告都是微软资助的。微软再把它们叫做“第三方的独立报告”是很不恰当的。像第二点,现在流行LinTel机器,总不至于比WinTel更贵。Slashdot上有位网友提醒大家注意,微软的常用说法是:

This White Paper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MICROSOFT MAKES NO WARRANTIES, EXPRESS, IMPLIED OR STATUTORY, AS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lol: :lol:

其实微软要打击Linux,实在不至于用这样的方法,我也不知道哪个CTO会看了这几个报告就选了Windows。也许它能起到那么个作用:CTO找老板汇报,老板对这个半懂不懂的,CTO就拿出这个网站:你看,人家微软都说了,选这个好。于是老板就听信了。如果以后选错了,或者成本上去了,CTO还可以推脱说:这可是微软说的呀。要是选Linux,CTO就没的推脱了,选错了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其实,微软以前做过一个反Linux的广告,还略微有点道理:

ms-ad-anti-linux

大公司做广告有钱啊,不遗余力,但Geek们也并非无能,且看大片Switch Linux(flash, 659KB)

switch linux

01/08/04 01:45: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看那个便宜的苹果的Va tech的超级计算机了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苹果推出的一个视频,可以在线观看,Quicktime格式,看完后右键可以存下来。

可以看到这个大机器的组装过程,当然让它转起来没这么简单了。

apple-supercomputer

01/08/04 00:07: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06/04

有趣的家用多功能机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有一家公司造出这么一种多功能机,叫做Pluto,一机多用,拥有安保、通讯、自动化控制、娱乐及个人计算机共5大功能。安保可以接通多个摄像机,可以直接播打911电话,可以放点声音来吓坏人;通讯功能可以充当家用交换机,还能记录打电话人的习惯;自动化控制就是控制家里的灯光什么的;娱乐不用说了;个人计算部分是把它当作一个服务器,可以共享文件,上面还装有邮件、日历等服务器软件,可以用作家庭网络的中心。很不错的想法啊。不过有了它还得有许多其他东西,像自动化,没有其他装备它也完全没用。

pluto home machine

01/06/04 02:35: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05/04

Mplayer作者指控一公司违反GPL协议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根据Slashdot的消息,一家名为KiSS科技的公司被Linux平台上著名的媒体播放器Mplayer作者指控违反了GPL协议

这家公司生产很奇特的产品,DVD播放机,但是有硬盘和网络接口,实际上它自己应该就是一台电脑,可以支持DVD/MPEG-4/DivX®/XviD/CD/MP3/Ogg Vorbis/CD-RW/DVD+-RW/JPEG等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硬盘可以是40G或80G,因此可以直接把内容存在硬盘上;它还有以太网接口,甚至可以提供802.11的无线接口,并直接从PC机上读取文件来播放,或者可以直接播放网络媒体文件。操作系统似乎是uClinux。可以说是很有创意的产品。

但现在mplayer的作者发现它的固件更新文件中包括mplayer的代码,这些代码是GPL的,而在KISS的下载中并没有提供相关文件的源代码,这就构成了对GPL协议的违反。GPL虽然是个协议,但如果你不遵守,就没有使用别人代码的权利。

这一次是作者直接提出该公司违反了协议。以往还没见过,倒要看看事情如何发展。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GPL并不是放弃版权,而是在承认版权的基础上的一种处置版权的方式。如果使用,完全是作者的事。作者也表明并非不允许这些公司使用他的作品,甚至表明可以再使用另外的许可协议。事实上,开源界使用双重协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即允许一些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取得代码并且对今后的修改不再公开。如著名的小数据库软件MySQL就是双重许可的。

01/05/04 02:13: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01/03/04

开源与技术进步?

cathayan.org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谢绝商业转载。
Linux比Windows技术先进吗?很难说。有位达人--出现在最近那个The code片子里的人物之一--分析说,linux的先进性还是主要在其技术的可改进性上,而非先进性。总的来说,Linux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技术跟随者的身份。这种说法是中肯的。

但我认为开源只是开放的一种形式,而开放是向着技术进步的,只用开源来支持技术进步无疑不能得到积极的结论,反而容易让人丧失对开源的信心。

且从开放与封闭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前些日子从纽约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A Stroll Through Patent History,作者是Petra Moser,MIT斯隆商学院助理教授,通过对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开始的各类展会历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像美英这样有完善的专利法的国家并未比其他没有专利法的国家贡献更多的创新成果,比如瑞士、丹麦等。在许多地方,没有专利更能保护和鼓励创新。这就是她的结论。毕竟许多真的进步不是刺激一下就行的,它更大程度是思维的火花灵感的闪现,这更依赖于天赋而不是其他。所以保持一个开放的环境,一个自由的思想,和随意可得的前人成果更能促进真的进步的产生。而这种趋势已经延伸到所谓的封闭组织内部,微软、苹果哪个可以称为封闭组织呢?有研究院,发论文,同各种学界、组织、论坛都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据说那些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相当地自由和个人化,和封闭组织是不一样的,倒和开放的学术组织十分相似。可以说,只是大家看到的东西,就都是开放的,包括界面和某些实现机制。当然还有不少代码或算法,但那些东西有多少差别,真不好说。

封闭组织的作用,也就是维持了这些人的生活,或者给了他们一点激励,估计压迫是不敢的;而在这些灵感出现之后,又把它的一些价值用市场的方法体现了一下,然后维持了它的一点一点的改进--当然,这些改进、琢磨的地位也不可小视。当然更多东西自出现之后就变化很少,而公司却在一直体现其市场价值的。

封闭组织的其他作用,还表现在抹杀开放方式及开放条件下个人的功劳上面,我占了,你那里当然没有,至少名声上不好听。哈。

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进步肯定是要靠开放的,就是所谓的社会意义,它不是能用钞票衡量的。而开源作为开放知识的一种方法,其实也隐含着这种做法更能促进技术进步的思想。

而组织的好处,也就在于大项目的组织,是工程的进步,越紧密的组织,越专制的制度,似乎就越容易在大工程上做得漂亮,而其漂亮无非也就是在更多的东西,统一的风格,协同工作的能力。像操作系统这样的东西应该就是如此。像那些界面上的东西,心理学家,人机工程能说出来的东西是有限的,还是实验出来的东西多吧?那其实正是琢磨、改进的功夫,和技术又有多大关系呢?和技术进步更没有太多关系。要不,人们为什么总是记得第一颗几公斤的卫星上天,而不记得现在火箭可以把好几吨东西送上去呢?XP的出现不能和GUI出现的意义相比,也不能和NT的意义相比。

其实这种万年老坑的话题,谈到今天,不妨说点白话:我为什么用Linux?主要还是因为它不花钱或只花一张刻录盘的钱就能让你拥有一个完全合法的操作系统,用起来没有心理负担,不用担心别人骂你“中国人就是爱偷”;其次是因为不用担心网页病毒或邮件病毒,也不用单独装什么防火墙;其三是不会随便死掉,死一个程序杀一下就行,不会出现杀都杀不掉的情况;其四它已经Good enough。这就足够了,管它是不是技术最先进,性能最强悍呢。

其实在linux的各种桌面里面有许多非常贴心的设计,比如Mozilla这个浏览器就不知比IE好用到哪里去?为什么?因为这些全是网友的作品,他们自己用,自己改,要什么特性直接加,论坛上还总有个栏目叫“Features request”,你用起来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没准儿下一版(通常只有1~2月时间差)就有这个功能了。而组织呢在这一点上就不一定很灵活,得找专家咨询,得老板批示,得有商业考虑,伙伴的考虑,再测试,许多特性不能方便地加上。这也是它们的弊处啦。

01/03/04 05:27:00,由 cathayan发表。 本文链接

我的E-Mail


Copy&Paste Exchange

访问CPeX Group

订阅Feed

订阅Feedburner
Feedsky订阅
本站订阅

请登录

导航

cathayan.org Web

最新贴

RIME 小狼毫/鼠须管的极点及五笔拼音配置
Software that rocks or sucks less
一棵热带的树换新叶的过程
几个有用的Vim招术
论语七 述而
Nomacs 图像浏览器
Windows 文件校验
Windows 10 文件批量命名简单方法
Windows 10 文件删除高级操作
本站也算是有响应式设计了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Powered by Nucleus CMS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Blog on 27th floor by Cathayan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Powered by Nucleus CMS v3.71. Best view with Mozilla browsers.